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宣传

第二节 宣传


1964~1967年,农场的创建时期,宣传工作的特点是讲求实际,主要是对职工进行艰
苦创业,开发边疆的思想教育,为职工们展示一幅现代化农场的美好前景,树立职工热爱边疆,
扎根边疆的思想,同时还开展了学习雷锋,学习焦裕禄学习大庆人的宣传活动,工作取得了显
著成效。当时场内没有广播,宣传科用汽车拉砂盘下连队宣传讲解,为嘉荫农场的开发建设做
出了一定的贡献。
  1968~1970年,宣传工作是在一条“极左”路线的指导下进行的。特点是空话多。口号式
的豪言壮语多,特别是文革初期的1968 的和l969年。
  1971年广播站建立后,宣传机构编制扩大,宣传干部以知识青年为主体,在全团范围内建
立了报导网,对内宣传以广播为主要工具,对外靠报纸、电台。由于人多、力量雄厚,到l974
年,宣传工作十分活跃,出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但是内容多数都是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学
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及农业学大寨运动,宣传批林批孔和揭批“四
人帮”。
  1977~1983年,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其中1978~1981年配合了真理标
准问题的讨论,结合农场的整党整风,宣传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新时期的总任务。
掀起了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六中全会决议的学习和宣传热潮。
  1982~1983年,结合农场企业整顿,宣传党的十二大精神,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和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活动。
  1984年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场宣传工作的中心也转
移到宣传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同时,场党委决定在5队试办家庭农场。宣传部利用《改
革简报》、广播专题,黑板报、宣传车队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使《决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宣传中有3个结合;一是场改革意图;二是反映
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心理承受能力,引导渐进,三是结合全国经济改革的大气候,使职工了
解垦区和国内的改革形势。
  1985年,全场大办家庭农场,宣传部作为党的喉舌,围绕办家庭农场做政治思想工作。一
是布置思想教育工作重点,二是宣传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清除求稳怕变,喜欢“大锅饭”的
思想,三是利用五队改革成果,说明改革的效益,稳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