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影 一、人员设备情况
1967年场里有一台从黑河购置的l6毫米放映机。l968年成立电影队,归属宣传股,有放映
员3人,负责人于庆佳。
1968年哈尔滨市知识青年章兴文到黑河一师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放映员学习班,回团后任
放映员。1970年独立一团归属二师,放映队有3人。l969年购进1台LD一750瓦电影发电机,专
用于电影放映补充电源。1970年购置1套上海产的8.75毫米放映机。l971 年购置1台长江——6
4型l6毫米电影机,随着设备的增加,放映员1972年增加到7人,放映队队长于庆佳。
1973年购入1台新曙光35毫米电影机,补充了3名知青,副队长章兴文。人员增加到l0人。
1974年购买一套旧的103解放牌350毫米流动放映机。年内于庆佳调走,章兴文任电影队队
长,电影队有放映员l0人。
1976年兵团改为农场,电影队归属文教科管理,文化干事张庭和。本年又购进l台长江I一
型发电机。
1978年购置1套甘光牌35毫米和两套8.75毫米放映机。同时报废了新曙光35毫米放映机和l
套8.75毫米放映机。由于知识青年两大批返城,放映人员大减,场采取统一考试的办法,择优
录取了5名放映员,使全队人数保持在11人左右。年底,总局电影哈尔滨分公司成立,章兴文
调走。
1979年电影队归工会,文化干事张庭和,电影队负责人郭凤春。年内购置l台幻灯机并投
入使用。
1980年购置1台南京16毫米放映机,淘汰了两台甘光8.75毫米放映机。
1982年又买6套新四型电影放映机。2台老长江牌16毫米放影机已不能使用。同年又购买1
台GT~5型40瓦电影扩音机。
1983年场取消电影队。压缩人员编制,减少6名放映员。同时举办了一期20天的放映员学
习班,由基层单位15人参加,培训了一批生产队兼职放映员。年底场放人员剩5人,有放影机
等设备16台件,有35毫米放映机一套。7台新四型l6毫米影机分别卖给20队、14队、3队和修理
厂,场有3台。场拟建电影管理站,负责队级放映员的培训、指导和影片的管理和发放,同时
兼管场俱乐部电影放映。
历年放映人员接受上级短期培训情况如下:1969年1人参加黑河一师的放映学习班,学期3
个月;1972年1人参加兵团举办的放映员培训班,时间3个月;1974年有4人参加了二师教导队
举办的40多天的放映员学习班;l978年有3人参加了宝泉岭局电影站开办的放映员学习班;
l980年有4人参加了牡丹江局举办的培训技术员和放映队长中级培训班;l982年有4人参加了哈
尔滨分公司举办的为期40天的放映员学习班。
二、放映情况
农场电影业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起来的。l964~1966年没有电影机,嘉荫县流动放映组来
场放映,或到附近边防部队去看电影。
1967年场购置了放映机后,初步奠定了放映业发展的基础。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影片由黑
河农建一师供给,场部没有正式放映场所,冬天在三用食堂放映,场部放映后搭车到各基层单
位巡回放映,或在麦场或在学校操场上放映。这一时期,人员少,影片也少,多是黑白片,月
平均可看2~4场。
1969年,电影队成立,随着设备的增加,人员也不断增多,影片供给渠道由黑河改为兵团
部。1970年随隶属关系的变化,影片又由二师供给。放映条件也大有改善。1973年农场俱乐部
落成,看电影从室外转入室内。1974年场将l台35毫米流动放影机改装为固定式安装在俱乐部,
并将灯泡光源改成弧光炭精光源,使用效果很好。
1975年在农场的争取下,35毫米影片供给渠道由二师改为兵团直供,提高了供片速度。整
个兵团时期,影片供应较快,电影队人员编制较全,场有流动放影队,1970年放电影200场左
右。
1976年电影放映近800场次,仅场部电影院月平均可看电影4~6场。农场电影以活跃文化
为宗旨,电影业由事业费支出。
1977年农场恢复后,放映场次逐年增加。l981年供片渠道改为哈市分公司,放映形式没有
变化。一部新片场部放映后,由流动放映队下队巡回放。供片途径的变化,使新片相对比地方
供的迟,但影片数量猛增,放映场次上升,l978年在1000场次左右。1982年达2000场次。场部
地区每月可看电影10部左右,连队平均每月可看电影6~7部。观众较多,好的影片场俱乐部可
连放2~3场。由于放映成绩显著,1982年被哈市分公司评为先进放映队。杜占龙被总局公司评
为电影战线先进放映员。
1983年场取消流动放映队,减少放映员,拟建管理站,意在提高经济效益。但因场内资金
紧张,基层电影机除下放几个单位,大部分连队没有很快配备上,使年内放映场次急剧下降。
由1982年的2000场下降到l983年的400场。加之80年代电视业的发展,使农场电影观众越来越
少,满场次数有限。1984年5名放映人员调往其它岗位,郭凤春等4人维持放映工作,场工会为
俱乐部人员制订了经济指标。
1985年,为争取提高经济效益,放映人员搞了承包,开办了电器维修中心、小卖部,因电
视收看率升高,放映业显得不够景气。
电影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1964~1985年)
表7—1
续表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