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信访 1986年后,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加之人民群众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人
民群众维权意识,主人公意识以及对信访的认识有所提高。群众的来信来访数量比1986年以前
有所增加。场党委十分重视群众信访工作。成立了场队两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农场信访领导
小组组长由场长和党委书记担任,下设信访办公室。生产队信访领导小组根据生产队职工和土
地面积,设3 ~5 人,由队长、书记担任组长,选一位有威信的思想觉悟较高的群众参加,以
便协调,缓解群众矛盾掌握群众信访动态与苗头。
1、信访机构沿革
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崔耀常(1986.1~1987.12)
闫 肃(1986.1~1986.12)
宋魁山(1987.1~1991.12)
于胜军(1988.1~1997.3)
徐常舜(1992.1~1994.12 )
王 林(1995.1~2000.12 )
周秀岭(1997.4~2000.12 )
场信访办主任:王世春(1986.3~1988.9)
周秀岭(1988.10 ~1992.5)
张应能(1992.6~1996.12 )
魏则科(1997.1~2000.12 )
专职信访员:贾洪开(1988.6~1992.6)
2 、信访工作情况
历年信访工作情况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4-16
1986年以来,信访案件多为因改革带来的矛盾、经济纠纷影响,这类信访占80%,1985年,
农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兴办家庭农场,当时,把机械转让给职工,土地分配到户。1986年,
又把土地、机械收归农场,统一耕作。群众称之为“翻烧饼”。造成1986年后信访案件增多。
比较典型的是原九队戴广昌家庭农场,十二队李维才家庭农场,形成越级上访案件。最终由嘉
荫县法院民庭处理。上访时间较长的是面粉厂职工白关海,1984年,因修机关菜窖时,菜窖坍
塌负重伤,因工伤待遇问题,从1986年经常来访直至1996年,场工会护送他到北京治疗后,才
停止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