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初等教育

第三节 初等教育



一、沿革

1986年,农场有中心小学(即实验小学)一所,完全小学七所,戴帽中学两所(一中、二
中)及教学点共25所。在校生达2848人;其中女生1582人。

七所完全小学有:六队、九队、水利队、十一队、十四队、十五队、十七队。负责人分别
为董平、王洪珍、雷秀光、周景海、孙志先、关淑琴、张淑珍。

1987年,周瑰兰调往嘉荫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由王振生兼任。1991年一中夏淑琴任实
验小学副书记,柳梅任教导主任。

1994年1 月,一中校长张永祥任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

1995年,实验小学校长王振生调督导室任督导,实验小学副校长乔长青任校长。

1996年12月,实验小学书记张永祥调场直中学任党支部书记,成教科副科长,王大范调实
验小学任党支部书记兼行政副校长。

1997年7 月,农场决定将中小学合并,科校合一,科长兼子弟校校长王振祥任命乔长青为
小学副校长。

1997年,经省政府对农场子弟校进行两基验收(注:两基是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合格。

二、集中办学

随着入学儿童高峰的到来,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农场决定在场部中学东侧—
——原服务连旧址建一座标准化的实验小学教学楼。

实验小学教学楼于1989年5 月破土动工,历时17个月,于1990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农场投资500 万元。

这座标准化的教学楼占地4492平方米,有14个教室,设有多功能活动室、音乐室、图书室、
阅览室、美术室、综合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会议室、领导办公室、教研组办公场所室等,
有可容纳440 人就餐的大型餐厅,有可容360 人住宿的房间。

小学楼落成后,当年实验小学的6 个教学点和十四队中心小学及所属的5 个教学点共200
多名学生并入实验小学。此时实验小学在校生达474 人,拥有14个教学班,教职工64人,专任
教师26人,当年成立后勤管理部,设专人负责住校生食宿工作。

1991年10月18日,第二中学(即双桥学校)及下属的6 个教学点113 名学生并入实验小学。

1993年秋,

1994年1 月,先后两批将一中小学5 ~6 年级,1 ~4 年级全部并入实验小学,至此,实
现了集中办学的目标。

   小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5-3


  
续表5-3



  三、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由教育科教研室负责,各校教导主任、网点负责人主持教学工作,定期到场部参
加教学观摩,听评课及业务学习。

1987年4 月27日,农场转发了教育科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方案,方案规定:依照教育法
规定,从现在起积极的,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对适龄儿童和少年(7 ~15岁)实施小
学和中等教育。农场、社会和家庭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农场小学以实验小学为示范基地,在全场小学狠抓了备课、授课、考核三大教学环节,对
课堂教学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使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1989年,实验小学为强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以记忆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以训
练为主线,以模仿为桥梁”的教学指导思想,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上收到了一定
的效益。

1990年,农场实行集中办学,为改善小学教学创造了物质条件。

1994年1 月,农场小学实行六年制,但由于合并网点,各校学生的素质差异很大,加之刚
刚集中办学,经验不足,学生中暂时的不适应住宿生活等因素影响,教学成绩曾一度跌入低谷。

1994年,绥化分局教育工作会议在农场召开,对农场的集中办学,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的
评价。1995年,农场教育科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
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突破口,使教师能力有很大提高,对后进生制订了切实
可行的辅导计划,严格控制留级率,保持巩固率,不断提高优秀率,是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的
有效措施。1995年,农场实验小学被评为垦区双全学校,1996年,又被评为垦区标准化小学。
1997年7 月,经省政府的两基验收,均已合格,2000年,农场小学正在向省级标准化小学的新
目标迈进。

四、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扩大知识视野的广阔天地,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
径。1986年以来,每年的运动会上,各小学都有教师自编自导的学生大型团体操参加表演。各
类体育活动经常开展,二中的长跑队,实验小学的武术队,团体操表演都是各校常年开展的传
统体育项目。

每年“六一”,美术爱好者的书画作品,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等都有上百件作品展出,
充分展示了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

自1995年开始,实验小学每年举办一次的艺术节。艺术节是学生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活动课的成果展示,是农场小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的大练兵。

体育学科组织了小足球队、乒乓球队、长跑队;音乐学科有演唱组、舞蹈队、朗诵组、曲
艺队;美术学科有绘画、版画、剪纸、布贴、石贴、小制作、作品摆满了活动室的各个展台。

每年的艺术节分为体育运动,篝火晚会,书画小制作展览,文艺演出四个部分,一般要进
行3 ~4 天左右,展览将对外开放一周。

语文学科开展了小记者、文学社、作文班、阅读班,还有智慧读书王评选,识字大王评选
等;数学科办起了奥林匹克班;自然学科搞标本制作,科技活动。

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开
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五、少先队

截止2000年底,全场在校少年儿童979 人,其中少先队员608 名,有少先大队1 个,大队
辅导员是小学政教主任侯双茹,有15个中队,专兼职辅导员16人,校外辅导员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