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985年
1981年-1985年
1981年
1月15日 建黑编[1981]13号文批复, 正式组建黑龙江农垦干部进修学院,柳河农场成为
学院生产处。
12月24~25日 农场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
1982年
1月 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生产处经过一年的运作,下设机构和编制:政工科 3人、生产科2
人、气象站3人、兽医站4人、经管科5人、工会3人、项目规划办4人、林管站2人。农业单位设
两个生产队,林业公司下设林场、制材木器厂、苗圃,多种经营公司下设粮米厂、农机厂、菌
厂、砖厂、工程队、电站,物资公司(科站合一)下设供应站、车队、柳河驻庆安办事处。
1983年
本年度 世界银行在垦区投资,农场3万亩开荒项目被批准。
1984年
6月5日 经总局批准,学院调整教学机构,决定撤销生产处,成立实验场,实行企事业分
开,任命刘明信为农场党委书记,刘剑秋任场长,刘守宏、刘其晖任副场长。
8月16日 农场按照省人事监察局(84)80号文件及农场总局人事局文件, 将从事以工代干
的38人转为国家正式干部。
12月12日 农场党委书记刘明信、农场副场长刘守宏调离农场,张友民任农场党委副书记,
徐凤江任工会主席,党委委员由张友民、刘剑秋、熊隆坤、徐凤江 4人组成。机构设置是:设
一队、二队(原三队),林业公司(含菌厂、林场、林管站),基建工程公司 (含砖厂、工程队、
大修厂)粮油公司(米厂、供应部、兽医站),物资公司(原单位不动),电业科,气象站。
1985年
1月3日 农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省政府召开的农场工作会议精神。省政府会议的主
要内容:一是研究如何办好家庭农场,二是研究如何改变农场的经济结构,三是研究如何搞好
农场的体制改革。柳河实验场拉开了兴办家庭农场的序幕。春耕前,一队、二队两农业单位全
部兴办家庭农场,农业改革一步到位。
2月 省政府授予实验场一队职工孙国文 “黑龙江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勤劳致富先进个人”
称号。
8月 由于发生特大洪水,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被冲垮,大面积农田被淹没,80%的家庭农场
严重亏损,职工年底挂账4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