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邮电 一、 机构沿革
1968年,庆安县邮电局开始在农场设立邮政代办点,主任依庆魁。
1969年,成立邮电支局,支局长王玉林。
1970~1971年,省公安厅下放干部张光熙任支局长。
1972~1973年,支局长薛荣、李友才(薛荣负责外线,李友才负责邮政)。
1974~1979年,支局长黄志富。
1980~1981年,支局长高树林。
1982~1992年,支局长黄志富。
1993~1996年3月,支局长郝志国。
1996年3月~6月,支局长张晓军。
1996年7月~2000年,支局长李萍。
2000年12月2日,李萍调庆安邮政文选快运公司工作,张晓军任支局长。
二、发展概况
1960年农场成立后,信件往来及报刊发行工作,由农场驻庆安办事处办理。
1968年,柳河“五七”干校成立后,庆安邮政局开始在农场设立邮政代办点。在农场原四
合院西厢房南侧,用库房改建50平方米,作为营业室和办公室。
1970年,由于电报电话等通讯业务的增设,工作人员从4名增加到8名。
正式修建200平方米的木丝板(木丝板是将木材刨成丝条状与水泥及白灰的混合泥一起压缩
而成的长方形板材。以木丝板为材料所建的房子称为木丝板房。)结构房屋1栋,西部为家属宿
舍。营业室设在东部,60平方米。
1977年,邮政支局修建2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房屋一栋,作为营业室。
1986年,邮政支局按照城建规划,新建砖瓦结构标准营业厅一栋,125平方米。
1997年,修建了一栋306平方米,两层楼房的邮电支局,设有高标准营业大厅。
1998年,直拔电话入户率成为垦区的首位。其他业务蓬勃发展,信件往来与报刊发行的数
量成十倍几十倍地增加,增设了代办储蓄的业务。
1998年10月,根据指示,柳河邮电支局分成电讯与邮政两个支局。电讯支局,职工 3名,
安装电话总台数 1 177台,其中无线接入已经进入了三分场、向阳山等偏远山区。建立一个电
话村——新成村,约有电话用户100户,年电话费总收入约35~45万元。邮政支局,职工5名,
其中投递员一名,每天面向农垦林校、农场两大单位及六七百户人口投递各类报纸、刊物、信
函、包裹、特快邮件。
三、传统业务
1968年,邮电代办点成立,其主要经营服务是“五七”干校报刊、信件、文件的发行。
1969年,增加了电报电话的通讯业务。常年固定报刊、信件分捡 2人,邮递2人,话务员2
人,外线维修2人。
1981年,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自建通讯站,邮电支局电讯业务减少,只保留 3条中继
线路,以保障学院与外地的通讯业务。
1984年冬,农垦林业学校自富裕县迁到农场,邮电支局的工作量及服务范围增加,电话总
机的通讯话门由50门发展到100余门。
1996年,柳河支局安装电话,由开始的300门发展到750门。
1998年,柳河地区各企事业单位已全部安装直拔电话,居民点已有 60%的住户安装了直拔
电话。支局的报刊信件发行量已猛增到1993年前的几十倍。在日发行量上,1993年前,报刊、
信件都只有100余件,到1995年,增至信件1 000余封,包裹50余件,报纸1 000余份,刊物2 000
余份,每月还要办理汇款15 000元左右。1998~2000年, 柳河邮电支局的邮电业务收入都在7
~8万元,其中信件、包裹、特快、汇款等传统业务如下表:
邮政支局传统业务情况统计表(1998~2000年)
表1-3
四、新兴业务
代办储蓄业务,日接纳存款5 000余元,1998年11月15日开办至2000年,拥有储额268万元。
其中活期1067户,储额1 116 104.93元,定期247户,储额为1 563 490元。
1998年开办了集邮业务,发展集邮用户20户,代卖各类集邮票品,每年的集邮收入在4 000
~8 000元。
邮电支局先后开办了租借书刊,零售报刊等业务,繁荣了农场及农垦林校的文化生活。
邮电支局根据省邮电总局指示精神,从1999年12月25日开始连续3年滚动承包,即1999~2000
年,按照1998年底的邮电业务总收入,增长20%。2000~2001年增长14%,达到减负增效,
减少国家财政开支的目的。
邮电局在1999年 5月份同省局联网,开办了“邮政汇业公司”,其波段覆盖面达整个黑龙
江省,省内不须漫游,大大方便了BP机省内办理漫游的业务。之后, 同联通公司携手开办130
卡全球通业务。2000年,邮电支局售BP机40台,拥有130移动用户约35户。
在服务网点上,已由农场、农垦林校、学院干休所延伸到庆安县柳河水库、双丰林业局知
青点和庆安县新胜乡的大部分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