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农业科技推广

第六节 农业科技推广



  

  一、栽培技术推广

  1992年农场推广玉米覆膜移栽30亩。

  1998年农场推广水稻钵育摆栽技术1 000亩。水稻钵育摆栽技术可使水稻亩产达600公斤。
具有以下特点:播量少,每穴2~4粒,每棵苗营养面积大,幼苗个体发育好;秧苗素质好,初
期发育好;移栽植伤少或无植伤;摆栽深度适宜,不缺苗,不漂苗;秧苗吸肥力强,发育快,
适于稀植;株型开张,受光姿态好,能形成丰产穗型;苗壮,适于低温移栽,耐低温,出穗早;
茎粗,秆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伏。

  2000年农场推广小粒豆栽培技术 1 575亩,水稻钢骨架大棚开始推广应用,水稻品种空育
131全面积应用。

  二、良种推广

  1985~1999年农场小麦主栽品种为克旱9号、新克旱9号。

  大豆主栽品种,1983~1986年推广了九丰3号,1987~1995年推广了北86-19号,1987~1999
年推广了合丰25号,1990~2000年推广了北丰11号,1993~1995年推广了北87-19号。

  1987~2000年,农场玉米主栽品种为东农248号。

  1984~1998年,农场水稻主栽品种合江19号,1995~2000年推广了垦鉴90-31。

  三、化肥推广

  建场初期和干校初期,在农作物施肥上,以农家肥为主。在冬季、秋季和春季,全体职工
到草塘沟去挖、刨草炭做肥料。当时对化肥使用认识不高,用化肥数量很小,一亩地只用 2公
斤左右的硝铵和过磷酸钙。1980年以后,对化肥的用量逐年增加。1995年化肥总投入量由1973
年的10吨增加到307吨,1999年和2000年,化肥年总投入量增加到340吨。为了生产无污染、高
品质、口味好的食品,在使用肥料上,农场作了规定。2000年新购进生物肥“肥力高” 5吨,
其中固体3吨、液体2吨。固体主要用于拌种、拌苗床土;液体多用于叶面喷洒。经过一年的生
产实践,效果很好。在作物生育期,施用生物肥,不但对粮食增产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生产出
的粮食品质良好。

  自1994年,化肥和种子同箱混合下地,大豆、小麦、玉米进行花期追肥、叶面施肥等,增
产效果好。

  在施肥上主要采取基肥、种肥、追肥“三肥接力”的方法以及“小肥补大肥”的方法。

  基肥也称底肥。基肥主要以秋施或春季播种前深施,有时也采用分层施肥与播种同时进行。
其主要作用是缓解作物生育后期缺肥,秋施基肥于10月中下旬,地温降至 5摄氏度以下时,采
用条播机与地表下10~15厘米。基肥主要以尿素为主,用量为全年的尿素用量的2/3。

  种肥。种肥适用于各种作物,所有肥料几乎 90%作种肥施用。施用种肥时使用颗粒状肥料,
种肥分箱播下。种肥同下时,注意混拌均匀,以免烧种、烧苗。施用种肥,主要以磷酸二铵和
磷酸钾肥为主。

  追肥。追肥是一项以小肥补大肥的措施。主要是补助作物前期施肥不足,作物不同时期脱
肥而采用。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点,采用根外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追肥。追肥
能起到促熟、增产、提质等作用,结合防病防虫除草以及中耕同时进行。

  四、农药推广

  施用农药一直是农作物除草、健身防病的主要措施。随着农药事业的发展,农药的合理使
用,也逐渐被农场农户重视起来。在多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场在农药的使用上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进入90年代,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场在农药用量、剂型,使用方法上都有了很大
的改善。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用量往往决定着其防治效果的好与坏。80年代以前,由于使用农药
的年限短,仅用少量的农药便能达到防治效果。随着农药使用年限的延长、抗药性的产生以及
单一的农药品种,农药用量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低。

  1986年以后,在农药剂型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减少了抗药性的影响,并且施用了大量辅助
剂。在农药使用上采取科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农药效果。随着农药剂型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微
剂量或少剂量农药,解决了农药高毒和高残留问题。

  至2000年,农场所使用的农药种类已达四五十种之多。在剂型上有粉剂、微粒剂、水溶性
粉剂、可湿性粉剂、胶悬剂、乳油、超低容量喷雾剂等十几种剂型,在提高药效方面,使用增
效(展着、辅助)剂。

  农场有着多年使用农药的经验,已基本上掌握了农药使用的科学方法。随着农药剂型及有
效成分含量的改进,农药的使用方法也不再单一,近年来,农场在农药使用上主要采取以下几
种方法。

  拌种法:适用于各种作物。主要用于防治一些真菌、细菌病害、地下害虫、种苗期害虫。
在拌种时,药剂与种子要在拌种器内进行,拌种后将种子阴干,保证种干、药干、不粘连。拌
种时药剂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2%~0.5%。

  浸种法:用于防治一些寄生性生物。浸种药剂多用水溶剂或乳剂,一般不用可湿性粉剂,
浸种时一般在10~20摄氏度以上。温度高时,适当降低药液浓度或缩短浸渍时间,以免造成药
害。

  喷雾法:适用于各种作物,喷雾法适合于防治各种病、虫、草害。所使用农药剂型根据防
治不同对象,采用内吸剂、触杀剂、胃毒剂和趋避剂。农药制剂中除超低容量喷雾剂不需加水
稀释可直接喷洒外,可供液态使用的其他农药制剂如乳油、可湿性粉剂、水溶剂、胶体剂,以
及可溶性粉剂等,均需加水调成乳液、悬浮液、胶体液或溶液后才能供喷洒使用。

  农药的混用增效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起来使用称之为混用,现用现混称为现场
混用。在现场混用中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已设计的混用,二是罐混制剂的现场混用。在农药混
用时,主要以自行设计的混用为主。实践证明农药混用能做到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优越于农药
的单一使用。增效剂本身基本无毒效,但能提高农药的杀虫灭草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