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标准化作业

第三节 标准化作业



  

  农场建场初期和“五七”干校时期,机务管理基本是封闭式的,既不像农村人民公社的农
机站,也不像国营农场的机务管理,虽然制订了一些田间作业方法和质量要求方面的规章制度,
但作业标准还是很低的。

  1979年以后,农场隶属哈尔滨管理局,进入农垦系列。这年冬天,农场派高云升参加了哈
局的农机冬训班。高云升学习回来,在农场举办了农机学习班,向全场机务人员讲授国营农场
机务管理标准化和田间作业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使他们的素质大有提高,基本做到了
下列要求:整地要求:麦茬地伏翻、大田地秋翻,要翻平耙细、翻垡整齐一致、深浅一致,达
到技术要求,不漏耕、地头整齐。播种要求:适时早播、播量适当、深浅一致、覆土严实、播
行直、不重不漏、播后及时镇压。田间管理及中耕要求:及时中耕、除草、喷洒农药、及时追
肥,不伤苗、不剃苗、不压苗。收割要求:割茬高度不超过规定,不漏穗、不漏荚,综合损失
率不超过3%,豆粒破损率和泥花脸不超过3%,麦秸尽量还田,运粮车铺垫好,不漏粮、进场卸
粮车的行走轮不粘泥土和粮食。

  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后,农场统一规定田间作业标准,由各家庭农场因地制宜安排,农
场农机科和农机监理所为家庭农场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1996年,继续坚持依法管理农机、依法治理农机,以保证机械作业标准化。农场开展了先
进车组评比活动,面对农业生产新形势,加强了内外业管理。为了加大水稻机械化程度,从庆
阳调入 3位水稻插秧机优秀农机手,改变了水稻插秧拖后、效率低、质量差、费用大的问题,
也培养了一大批插秧机手。

  1997年,农场全方位实行了精量点播,深施肥。1998年贯彻分局要求,即严格执行六统一
(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指挥、统一大修、统一提折旧费、统一作业标准、统一租金的收缴)、七
加强 (加强农场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机械技术保养和维修,加强农业机械田间标准化作业,加
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档案和统计资料管理,加强农业
机械更新和新技术推广)、一个突破(人员素质上的突破),两个提高(提高质量效益、提高经济
效益),从而全面提高了标准化作业水平, 使粮豆作物全面实行精、点、插。到2000年底,农
场水稻黑色越冬面积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