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林业资源
第三节 林业资源
1961年省林业建设局二大队对农场森林资源进行了第一次调查。1970年省森林三大队进行
了第二次复查。1980年哈尔滨管局接管农场后,农场派出由农业、林业、农机、气象等部门12
人组成的调查组,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工作。
1995年,农垦林校营林教研室教师带领进行生产性实习的1992级学生所组成的调查小队,
对农场进行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外业工作从 9月5日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内业工作从10月
初开始,到11月末全面完成。
调查结果是:全场经营总面积为223 080亩,森林覆被率为4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2 735
亩,占总面积70%。在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92 880亩,人工林成林面积615亩,次生林面积38 520
亩,未郁闭人工林面积3 470。荒山荒地面积17 350亩。
树种分布情况为:杨树占48.6%,椴树占10.3%,白桦占21.1%,黑桦占10.5%,水曲柳、榆
树、色木等硬阔叶林占9.5%。在整个森林资源中,成熟林占蓄积量的 55.6%,且杨树所占比重
较大,杨树心材腐朽也较为普遍,因此,急需有计划地采伐利用。
在非林业用地中,面积最多的是未利用地(沼泽地)41 721亩,占非林业用地面积 52%,耕
地34 626亩,占43.2%,水地及其他用地3 785亩,占4.8%。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99 475亩,占林业用地面积69.6%;疏林面积12 922亩,占9.1%;
无林地面积28 635亩,占20%;未成林造林面积860亩,占1.3%。
有林地面积按林种划分,除105亩特用林(风景林)外,均为用材林。
1、各类森林面积
全场活立木总蓄积为729 223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为695 975立方米,占 95%;疏林地
为3 178立方米,占4.5%;散生木不足1%。
⑴有林地各龄组,以成熟林为最多,面积占40.5%,蓄积占40.5%,其次为过熟林,面积占
28.8%,蓄积占35%;近熟林面积占14.4%,蓄积占15.8%;中龄林面积占8.2%,蓄积占7.7%。
⑵有林地按树种组比重,分布最多的是山杨林,期次是软阔叶混交林、白桦林、人松林。
根据大龄级表计算,林分平均年龄为42年,平均地位级为2.0,平均郁闭度为0.6,平均每
公顷蓄积为97.3立方米,总平均生长量为17 330.3立方米,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为2.3立方米。
2、采伐资源组成
全场用材林近、成、过熟林蓄积为635 379立方米,山场蓄积为275 440立方米,占树种组
总蓄积的43.4%;白桦蓄积为128 299立方米,占20.2%;黑桦蓄积为81 548立方米,占12.8%;
椴树蓄积为74 851立方米,占11.8%。上述数据表明, 全场以山杨林最多,其次是白桦、黑桦、
椴树,珍贵树种极少。
按树种组蓄种比重:山杨林蓄积55 1801立方米,占86.8%,软阔蓄积为56 177立方米,占
据8.8%;白桦林蓄积为15 576立方米,占25%;黑桦林蓄积为7 210立方米,占1.1%。全场可及
度均为即可及。
3、人工林面积蓄积
全场自1973~1995年造林总面积691.7公顷,其中已成林面积为501.7公顷,占造林总面积
的72.5%;未成林面积为70公顷,占总面积的10.2%。
全场人工林蓄积为4 145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