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农场的交通运输队伍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建场初期,农场只有一台解放CA—10货车,一台热特,一台25型胶轮拖拉机。汽车驾驶员
梁衍俭、柴清文,胶轮驾驶员刘义。农场还有两台畜力车辅助运输。
1968年,发展到各类型汽车8台,其中有解放CA—10B4台,戈斯—51型 1台,松花江大客1
台,哈一型大客1台,苏式69型1台。
1972年,拥有各类汽车19台,新增的汽车有黄河大货车1台,布切奇4台,北京212型1台,
广州面包车1台,广州吉普车1台,解放CA10B型3台。
80年代初,学院总务处新进东风140型1台,CA—15C型1台,农场增加东风油槽车1台。
1984年下半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型货车全部转让给个人,由分离出来的司机带出
去搞个体运输。
1991年,学院更新一台龙江大客车。农场成立了交通科,高云升任交通科兼农机科长,负
责农场交通征费,协助庆安县和绥化地区交警进行农场汽车的年检、驾驶员年审工作。农场交
通科被总局授予先进文明单位。
1992年,农场个体运输户,从双丰汽车队购来一台老式广州产大客车,解决了三分场学生
通勤,方便了三分场职工生活。至2000年,由柳河到庆安路线的营运客车中,就有 4台是农场
职工个体经营的。
到2000年末,全场拥有各类型货车22台,大中小客车7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个人的自行车、摩托车迅猛发展。建场初期,无一台自行车,
到2000年,农场拥有自行车270多台,摩托车30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