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公路与桥涵
第五节 公路与桥涵
一、公路
建场至1968年,场内及通往庆安的道路都是土路。
1969年,庆安县修建了一条由庆安到柳河的砂石路——“庆柳”路。“庆柳”公路省统一
编号为X173号,全长32公里,通过场区的2公里路段由农场负责养护。
1970年,因生活生产需要,“五七”干校全校会战,修建了一条由校部到三分场的砂石路,
全长12.5公里。起端段,即由校部至丁字路口的 3公里路段,称“延安路”,由农场养护;终
端段,即老四营至三分场的3公里路段,由三分场养护;中间段,即丁字路至老四营的6.5路段,
在“五七”干校撤销时移交给了双丰林业局作为运材路。
“五七”干校时期,还修建了一条由校部到水稻连(红砖房)的农田路,全长7公里。
1981~1984年间,实验场项目办修建了一条由丁字路口至三分场大洼子 9公里长的环形农
田路,修建了通往“台湾地”(16号地)8公里长的农田路,以及由三分场到河口地4公里长的农
田路。
至2000年,农场场部居民区两条主干路,一条是路段庆柳路的过境 2公里,另一条是商业
街2.3公里路段,都由农场养护。养路工由农场非取暖期的锅炉工兼职,人员已从1994年前的2
人增加到 6人。养路工上路时,为了安全,工作一律规范化,穿戴标志服和安全帽。场区的其
他街道,每年由农场组织居民,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打扫环境,清理路沟,栽种花草,由农场
负责铺垫砂子和黄土。
二、桥涵
辖区内,柳河、小柳河、靠山河纵横其间,为了方便生产和生活,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共修建了 6座小型钢筋水泥桥,即南柳河桥、北柳河桥、小柳河桥、靠山河桥、台湾地桥、河
口地桥。埋设水泥涵管及修建涵洞18处,居民区内各街道口都埋设了排水的涵管。
1999年,农场自筹资金,修建了场部至三分场15公里水泥路面, 对原有公路清沟1 400延
长米,保障了公路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