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



  

  一、 离退休干部概况

  全场共有离休干部5人,截止2000年底,健在1人。

   农场离休干部名表(2000年)
  表4-3



  截至2000年底,全场退休干部共25人。

  二、 离退休干部管理

  1981年以来,农场组织部兼管老干部工作。1986年 5月,农场为老干部设立一处60平方米
的活动室,可以玩扑克、象棋,没有其他设备。1986年10月,农场党委对落实政治待遇和生活
待遇,发挥作用和加强组织领导做了具体规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老干部工作委员会,
加强了领导。1993年,成立了独立的老干部科,配有专职工作人员 2人,活动室增加了麻将等。

  1993年 7月,农场归属绥化管局后,老干部工作走向正规化,接受绥化管局老干部处的业
务指导和检查考核。农场老干部工作本着“热心服务,诚心关怀,真心办事,耐心工作”的原
则,把老干部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主要体现在:1、历届党政班子都形成了 “老干
部工作必须抓好, 两个待遇必须落实”的共识。2、老干部科工作有计划有目标,逐项抓落实
跟的紧。3、农场既重视落实待遇又积极发挥了老干部作用。 形成了由党委副书记主管,老干
部科与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政治待遇

  农场党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关心爱护老干部。在落实政治待遇上做到“七个坚持”,
即:坚持场发文件、会议材料准时送到老干部活动室,由老干部党支部或科室负责传达;坚持
每月月末召开由老干部科主持,分管场领导参加的座谈会,报告农场近期工作情况;坚持老干
部党支部“三会一保”活动;坚持老年节召开庆祝大会开展文体活动;坚持每半年场党政主要
领导向老干部通报两个文明建设情况;坚持完成报刊订阅任务并分发到单位和个人;坚持聘请
老干部参政议政,拓宽了民主管理渠道。

  离、退休干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一些身体好的离退休干部积极主动
参与农场的民主管理。老干部参加环境建设,修路护树栽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等方面都发挥
带头作用。老干部们还在小城镇建设中积极支持农场建设,特别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等方面
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5年以来,农场党委要求各级干部开展和老干部“唠嗑”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同老干部
进行情感交流。

  自1981年以来没有出现一例老干部上访事件,没有一人参加“法轮功”邪教活动,没有搞
封建迷信现象,已去世的离休干部都丧事从简,全部实行火葬。

  (二)生活待遇

  在按月足额发放工资及各项补贴的基础上,1986年以来的三次大调资,离休干部全部得到
兑现和补发工资。离休干部的医疗费全部得到实报实销,自1995年 1月起实施医疗改革,老干
部医药费由农场医疗办统筹管理,农场医院设立了条件优越的“老干部病房”,由主治医师专
职接待老干部患者。随着老干部进入“三高”(年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期,医疗费呈现
逐年上升趋势,自1996年以来,年人均发生医疗费约6 000~7 000元。

  农场在每年坚持春节送慰问品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六点,即:老干部有事找到农场或单位
时,主要领导必亲自接待;年节走访慰问必到家中;过生日祝寿必到老人面前;住院治疗时必
到病房慰问;有特殊困难的必到家中看望;老干部去世时必帮助料理后事并护送到庆安殡仪馆
火化。

  老干部文体活动及老年健身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农场有 2支门球队,长年开展活动。老干
部活动室长年开展麻将、象棋、扑克、乒乓球比赛。1999年农场在经济十分紧张情况下仍拨款
1万元为活动室添置了健身器材。 在199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1997年欢庆香港回归,
1999年建国50年大庆等活动中,老干部科组织的20多人参加的老干部大合唱,受到全场人民的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