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普法教育
第一节 普法教育
1986年是我国开展全民普及法律知识学习教育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普法)的第一年,
农场(实验场)在学院统一部署下开展“一五普法”工作,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组长张友民;
下设办公室,主任张泽民。农场普法办公室制定了“九法一例”学习宣传计划,发放《职工干
部法律知识》读本 600余册,全体干部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逐级举办的“九法一例”学习班,营
造出良好的学法、讲法热潮。
1991年 6月,“二五”普法全面展开,农场普法办公室印发了《“二五”普法方案》。其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紧紧围绕经
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
重点的法律宣传教育。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推动各项
事业依法开展,为促进农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任务是以邓小平民
主与法制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垦区二次开发,经济翻番奔小康
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法制环境。
1993年 7月,农场隶属于绥化管理局,成立了普法机构,普法领导小组组长由政法委书记
佟富担任,普法办公室主任由党办主任宋清坤担任。正值“二五”普法进入关键阶段,农场普
法办公室在学院普法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13个法律法规,即 “8法、2个决定、3个条
例”的学习成果。
1996年 6月28日,农场召开第三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根据中央、省委和垦区各级党
委统一规划和部署,开展“三五”普法教育,将个体劳动者、流动人口、职工家属作为普法对
象的一部分,使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增强法制观念,成为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优秀公民。
1997年 2月20日,农场党委下发《柳河农场依法治理方案》,其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点”,坚持以法治企,坚持弘扬北大荒精神,进一步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
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政治稳定、
经济稳定、社会安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增长的目标,为实现“九
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提供法律保障。
1997年4月5日,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方针,加强对农场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场党委决定组建“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其职能更加完善。
9个基层党支部分别成立了基层领导小组, 专兼职普法人员82人。在农场党委领导下,具体负
责全场组织、指导、检查、监督职能。4月15日, 根据省委和总局党委指示,农场党委为巩固
和发展前十年普法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印发了《农场“三五”普
法规划》。其任务是通过全场深入开展以宪法、基本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
容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场职工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依法办事能
力和依法管理水平。
依法治理取得的成效:1、加强了民主管理。在普法期间, 尤其是归属绥化管局之后,农
场十分重视发挥场队两级职工民主大会的管理职能,强化企业依法办事机制,解决了过去形成
的长官意志,把权力规范在法律的范围内,农场每年初都召开一次职代会,对农场的深化改革
方案、场长工作报告、述职报告、财务决算报告、招待费使用报告、民主评议干部报告等,都
要进行认真地讨论、修改,以充分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 通过后,才能形成决议。2、加强了
合同管理。通过学习《经济合同法》,农场十分重视用合同管理的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彻底解决以言代法的不良倾向。全场每年要签订各类合同 300多份,都要由合同管理委员会亲
自把关, 逐个项目落实。所有合同都办理了法律文书。3、加强财务管理,堵塞企业管理漏洞。
推行并完善“一级管理,一级核算”体制。
依法治队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效。1994年年初,管局成立了依法治队领导小组,制订了依
法治队的实施方案,印发了考核验收标准。农场农业二队被确定为管局15个试点队之一。根据
管局的要求,农场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依据验收标准的要求,农业二队健全了队级组织,认真
学习贯彻了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了承包合同和财务管理制度,解决了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干部群众的意
愿制定了生产队规范化管理规定,包括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合同管理,综合
治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职工行为规范管理等 9项内容,把生产队的各项活动都纳入了法
制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