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教师队伍建设
第六节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发展到干校时期,教师多来自哈市、天津、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也有一部分是高校
毕业生中分配来的,老高三、本专科毕业生居多,师资水平较高。1979年干校撤销,大批“知
青”返城,学校教师严重缺乏,当时学院通过 3个渠道充实了教师队伍,一是通过试讲、考核,
从附近县调入一部分;二是从留用的干部及家属、子女中选用一部分;三是学院创建初期,大
批调入干部、教辅人员,他们的家属、子女也有一部分分配到学校。这时学校的教师成分较复
杂,学历水平参差不齐。
1983年,学校任课教师54人,其中大专学历9人(刚从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学校,教龄不满
一年的4人),高中学历(含文革期间的高中生)19人、中师13人、中专4人、初中9人,无本科生。
学历达标率低,很难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情况,学院采取安排教师离职培训,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参加学科培训,鼓励教师
参加函授、电大、自学考试学习等积极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
1984年,小学部学历未达标的12名教师,经教育科联系,集体参加了红兴隆教师进修学校
举办的函授学习,至1988年 7月,全部毕业,达中师文化程度,使小学教师实现了学历达标率
100%。
1983年以来,经学校努力,在学院大力支持下,语文、物理、外语、体育、音乐等学科的
80名任课教师分别在哈师大、绥化师专、北京中加外语强化中心等院校参加函授与离职培训,
为这些学科培养了骨干教师。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利用寒暑假时间,学校分别派出语文、数学、外语及其他个
别学科的任课教师65人次参加总局、绥化管局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教材、学习教法,提高了教
师的业务素质。
1982年,初、高中任课教师有58人(含多年相继调出的教师)参加了函授、电大、自学考试
等形式的学习,有35人获本科学历,23人获大专学历。
1998年,学校任课教师50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5人、 专科学历的28人、中师学历的7
人,各学段的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均实现了100%。
1999年,子弟校任课教师50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7人,专科学历的30人,中师学历的
3人,各学段的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均实现了100%。
2000年,任课教师50名,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8人,专科学历的31人,中师学历的 1人,
学历达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