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广播 电视
第五节 广播 电视
一、设备更新
1990年,加拿大无偿提供给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一套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学院投资12万元,
由总局广电局负责工程施工,铺设了柳河地区的有线电视网,向用户转播 6套有线电视节目。
网络前端设在学院的电教室,农场属该网络的用户,农场后勤科派一人兼职管理,在离场部11
公里的三分场也建起了有线电视网络,由连队独立管理。因该时期的有线网络设计施工技术为
串联型,每条支路用户出现故障时,都会影响下边用户信号的接收质量,限于该阶段网络技术
的落后,这套有限网络仅坚持了7年便进行了重新改造。
1997年10月,由农场、柳河林校、柳河地方水库 3家联合投资23万元,重新建起了有线电
视网,废除了农垦学院时期的有线网,改接收庆安电视台发送的17套多路微波信号,其网络前
端仍设在农垦林校电教室(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电教室)。为了使用户能看到频道更多的电视节
目,农垦林校采用卫星接收插入6套电视节目,农场利用卫星接收机也插入1套电视节目,为场
内开设自办节目提供了信息通道。
有线电视网络开通后,其信号质量符合国家广电总局规定的标准,且收费合理,故场区有
线入户率达90%以上。为了加强有线电视管理,1998年1月,农场成立了有线电视管理站,张福
林任站长,负责有线电视管理、维修和收费工作。2000年,农场成立了广播电视局,张福林任
局长,主抓广电工作、网络维修、收费等,安置了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2000年 3月,农场投资近18万元购进了广播和电视的采编播设备各一套,其中有线广播器
材的型号为春蕾350W扩音机一台,JVC广播编辑卡座一台、松下DX100摄像机一台、DH250 录放
机一台、DV500非线性编辑机一台。
二、电视节目
农场广电局围绕农场党委中心工作,结合群众意愿,从小场实际出发,每周采编一期节目,
周三首播,周六重播,时间为晚7:30~8:00,时长约为30分钟,为了保证节目播出的准确性、
时效性,广电局单独配备了执机人员,负责场内节目的播出工作。
农场广电局自购进设备仅一年,便告别了场内及对外报道零的历史,有计划、有目的地确
定了报道的主功方向,不仅实现了场内电视节目正常播出,而且在分局、总局、省台、农业频
道以及中央等各家媒体中均有上稿,整体报道一跃位居分局第一名。
2000年,农场广电局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方面潜心研究,拍摄制作了许多专题片,并有多
部参评片在总局分局获奖。
三、广播节目
柳河农场广播电视局成立于2000年 3月。农场党委先后投资17万元购置广播和电视采编播
设备,从此开通了场内自办广播节目。场内广播编播设备有春雷350W有线扩音机一台, JVC广
播编辑卡座一台,由编辑记者刘秀红负责编播,基层各部门通迅员负责提供部分稿件。
根据农场广大听众的需求,本着取材于听众,服务于听众的原则,场内自办广播节目每两
天更换一期,每天早晚各一次,时长约为30分钟,开设的栏目有:一线见闻、农报摘要、校园
时空、农业科技、生活万花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