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节日
第四章 民情
第一节 节日
农场职工群众比较重视的传统的节日是春节、灯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还有三八
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
一、春节
阴历年三十叫春节,是职工群众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气氛非常热烈,俗称过年。过年
大致可分“忙年”和“过年”两个阶段。“忙年”是年前的准备阶段,置办年货,拆洗被褥,
打扫房屋等。劳动了一年的职工群众,都要在春节前杀猪宰鸡,做粘豆包,或购买鱼肉、鲜菜、
水果,档次较好的香烟、糖果、白酒、啤酒,各种调料等,还要选购年画、对联、挂钱、鞭炮
等。年货齐全,合家欢乐。“过年”一般要贴年画,贴对联、贴挂钱、拉彩旗,树灯笼杆,除
夕夜守岁,长辈给晚辈、儿童压岁钱,还要放鞭炮烟花,吃年夜饭。收看电视节目,大年初一
亲朋好友互相拜年,初二、三扭秧歌看秧歌,大年初二新婚夫妇回娘家过年,家家户户充满着
愉快、祥和的气氛。
二、灯节(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都吃元宵,晚上看冰灯、彩灯,还有挂红灯、冻冰灯,在大街
小巷撒路灯的习俗。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四处游玩,鞭炮齐鸣,烟花四射,欢声笑语、
通宵达旦,有的入夜后往墓地送灯,以纪念先人。
三、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都要扫墓,还有少数人上坟烧纸。进入80年代,人们的思想意识普通有了提高,
特别是农场林政防火检查站防范严格,不再烧纸。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有的到墓前植树,有的
提点酒、水果到墓前进行扫墓活动。
四、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传说这是纪念我国古代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这天,
人们起得很早,太阳还没出来,就到林间、田野或河边溪畔,用露水洗脸,俗称“打露”。回
来时还要采集一大把艾蒿或野花,挂在门口,上面悬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纸葫芦,小孩子要
在手腕脚脖和脖颈上系上五色红,还要戴香袋、小苕帚,家家都要吃粽子。
五、中秋节
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居秋季正中,所以叫中秋节。晚上每家都聚集在一起赏月,品尝
月饼和水果,欢庆一年来的丰收。节日一过,大田作物就要开镰刀收获了。中秋节正是天高气
爽的时候,月亮显得最亮、最圆,月色也最美丽。人们把月圆看做是团圆的象征,一般出外工
作的人,都要在这一天赶回家,同家人共度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