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
1958年
1月1日 根据黑龙江省农垦厅关于在农场群地区重新规划场型和设置地区办事处的指
示精神,“十一”农场改为地区办事处。下设欧根河、望山、“十一”、茂
林4个农场。2月,欧根河、望山、茂林3个农场正式成立。1959年3月11日,
撤销铁力地区农场办事处,恢复原“十一”农场建制;欧根河、望山两个独
立场并入“十一”农场,受黑龙江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和铁力县双重领导。
茂林农场移交铁力县。
2月23日 红色草原牧场根据黑龙江人民委员会批复,接收安达县的三合、兴隆农业合
作社,计315户,人口1623人,土地1.6万亩,大牲畜699头,羊239只。
4月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国营红色草原牧场建制,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
场管理厅红色草原地区办事处,辖7个独立牧场。
6月 各农、牧场相继贯彻党的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同时宣布各行各
业全面开始大跃进。
7月30日 黑龙江省委决定将省属农、牧场管理权限下放。绥化垦区红色草原地区办事
处所属7个牧场与安达县萨尔图镇、三发乡、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喇嘛甸镇
1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组成全民所有制的红色草原人民公社(亦称国营红
色草原牧场),实行政、社合一经营,其余各场下放到所在县管理。
10月 肇源县取消工资制,实行“按需分配的全民供给制”,并大屯、归大户、男
女老幼都到集体食堂就径,所需生活必需品全部供给。肇源农场并入新站人
民公社,改为红旗大队。1959年1月纠正。
越南畜牧局代表团一行6人到红色草原牧场东风牛场考察一个月。
红色草原牧场畜产品在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黑龙江省出版社出版了黑龙江
省展览资料之十八——跃进中的红色草原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