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
1968年
3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没有划归生产建设兵团的省属国营
农场下放给所在市、县领导,这是农场第二次下放。绥化垦区,绥棱农场移
交给哈尔滨市委做副食品生产基地,红光农场由绥化地区革命委员会和军分
区建成“五七”干校,其他各场均移交给所在县。
6月18日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由农垦部东北
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与黑龙江省农垦厅所属大部分农场以及黑河农建一师、合
江农建二师合并组成。绥化垦区有嘉荫、铁力和红色草原农垦局划归生产建
设兵团序列,分别更名为独立一、二、三团,由解放军现役军人主持工作。
8月 各农、牧场开始陆续接收京、津、沪、杭、哈、佳木斯、鸡西、海伦、绥化
等省、市、县知识青年16155人。直到1974年,每年都有大批城镇知识青年
到农场插队落户。知识青年对促进绥化垦区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1979年以后,知识青年大批返城,仅少数仍留在农场。
是年 “文化大革命”愈演愈烈。农场所在县派驻各种名目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介入农场“支左”(支持所谓左派),武斗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