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壤 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垦区土壤分为7种类型。其有机质含量,东部、北部农场在5.4—8.2%,
西部场在2.04—3.7%。各种类型土壤的特点是:
1.黑土(含黑钙土):地面表层为黑色或灰黑色的腐殖质。厚约在30—60厘米,肥力高,
有机质含量多,土壤结构好,透气、透水、土性温和,适耕性强,抗旱、抗涝。北大荒有一俗
谚:“黑土肥力大,插根筷子也开花。”可见黑土对农作物的作用,其不足是土壤侵蚀比较严
重,雨季易涝,影响机械作业。这种土壤主要分布在红光、海伦、绥棱3场。
2.草甸土;草甸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其养分含量与黑土相似,供肥能力亦较强,耐旱、
耐涝。但大部分土质粘重,通气性差,土温低,对幼苗发育不利,使农作物生育后期出现贪青
现象。该土壤主要分布在铁力、嘉荫、和平、肇源4场。
3.白浆土:腐殖质层10—20厘米,土壤呈暗灰色而粘重,上土底土均是粘质土,保水、
供水能力差。由于白浆层紧实无结构,因而透水性很差,有效蓄水量只有100毫米左右,易旱
易涝。水、热、气条件不如相邻土壤。种植农作物产量不高。这种土壤主要分布在嘉荫农场。
4.沼泽土:由于土壤水份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有机质不能充分分解,土壤表层有机质含
量高,养分含量丰富,但有效性很差,经过排水疏干,草根层逐年分解,可成为良好耕地。这
种土壤多分布在铁力、嘉荫、红光、海伦、绥棱5场的低洼地、江河沿岸和沟谷水线一带。
5.风沙土:这种土壤成土年代短,发育十分微弱。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流沙成为
半固定状态。随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成土作用逐步发展。该土壤主要分布在和平、肇源两
场。
6.盐碱土:在土壤碱化过程中,土壤胶体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物理性状不良。PH值高,
有机质含量少,需多施用有机肥,合理灌溉,逐步改造土壤。安达牧场主要是这类土壤。
7.棕垠土:土壤质地粘重,上下层过度不明显,经垦植后有宜于农作物生长。这类土壤
主要分布在嘉荫、铁力、红光3场。
土壤分类情况表
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