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水利专业队伍

第五节 水利专业队伍



绥化垦区水利专业队伍,是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50年代,基本没有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水利事业的需要,从外地请来少数水利专门技
术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指导,工程结束,人员即走。
绥化垦区成立水管组织最早的是肇源农场,于1953年设水管人员。铁力、海伦、绥棱、安
达4场于1955年设立基本建设部门,其中专设了管水利的工作人员。
1956年,铁力农场王杨灌区设施落成后,交农场负责管理,组建了王杨灌溉站。
1957年,肇源农场派两名干部、17名职工组成了专业水利队伍。
1960年到1965年,红光农场、嘉荫农场先后设置了水管人员。
1972年,绥化国营农场分局成立,机关生产组设水利技术人员,专管水利建设。嘉荫农场
建立了水利工程队,到1983年发展到125人。
1973年,和平种畜场建立了7人专业打井队,1977年发展到36人,1978年扩大到52人,1980
年扩大到95人。
1975年,红光农场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工程队,全队百余人。
1976年管局成立基建处,设专人管水利工作。1984年改为基建水利处,1985年专配管水利
的副处长王宏达。
到1985年,绥化局水利专业人员总计达489人。其中水利工程师4人、技术员5人、测量技
术人员3人、测工21人,机械施工专业队共有施工人员116人,后勤及其他人员22人,干部14人。
打井队共有施工人员56人,干部11人。
自1955年到1985年,绥化垦区农田水利战线涌现了部分技术骨干:
王英维:1955年毕业于河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毕业分配到铁力农场,历任技术员、工程
师。1955年设计、施工了王杨灌区水利配套工程;1956年规划、测量、设计望山灌区工程;1957
年设计、施工了依吉密河大桥;1964年指导铁力农场三队排涝试点工程;1965年设计了万宝
农场松花江堤防和马库力排洪闸工程;1980年设计了嘉荫农场结烈河灌区工程。
王化丰:1953年毕业于黑龙江省水利干校。1966年3月调嘉荫农场,历任水利科科长、工
程师等职。1967年搞了九队旱改水方案;1969年提出治理稻田沟方案,并亲自设计施工,使1.5
万亩荒地得到开垦;1972年勘测、设计、施工七队至大岗头道沟12公里长的排水干渠;1975
年承担了黑龙江沿岸15公里防洪堤的勘测、设计、水文计算、施工任务,圆满完成,受到升级
奖励。1977年指导实施修建十八队小型提水站工程;1978年搞了“引清”工程。
王宏达:1963年8月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田水利专业。1972年6月调绥化农场分局,历任水
利基建处技术员、工程师、副处长等职。1973年设计、编写了建兴地区荒源开发勘测规划;1975
年设计肇源农场6.5万亩灌区整顿工程;1979年设计了绥化农场管理局农田水利规划;1980
年审核了“引通”灌区设计;1983年设计,编写了绥化农场管理局水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