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开拓建场时期
第一节 开拓建场时期
绥化垦区的畜牧业最早创办的是红色草原牧场,建于1947年,到1950年,除红色草原牧场
有286头奶牛外,全局只有大牲畜350头。当时农场发展畜牧的指导思想,一是解决使役问题。
50年代,农场耕作90%以上是靠畜力耕地,运输力量不足,迫使农场养耕畜。二是解决职工、
家属肉食自给问题。1950年全局养猪只有110头。这种自给性的经营方针,使畜牧业生产水平
低、规模小、发展不快。1950年肇源农场接收的粘鱼沟畜牧分场,以养排畜为主。1917年东北
行政委员会农林部建立的萨尔图种畜场,也是以发展优良耕畜为主。1950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
第一批阿尔登、卡巴金、顿河、苏高血等,100匹优良种公、母马,全部由萨尔图种畜场繁育,
为各地提供优良役马。1951年用阿尔登种公马与本地马杂交,获得28匹体型健壮的第一代改
良马及以后培育的改良马,都陆续调往全国各马场和配种站,支援了国家畜牧业建设。
1952年以后,国家“一五”计划对畜牧业生产提出了要求,各农收场在发展优良耕畜的同
时,开始上交商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