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家禽
第七节 家禽
50年代前,公养家禽很少,主要是职工户养,饲养方法以散养为主。鸡的品种是本地鸡。
产蛋低,每年只鸡产蛋80个左右。1958年后,公养鸡逐渐发展起来。品种主要是来克享。采取
产蛋白孵的方法滚动发展,更新鸡群。肇源农场1959年开始建养鸡场,1960年在二、六队盖了
1000平方米砖房鸡舍,养鸡7500只,1962年又购入鸡雏3万只,成活6000只。后来由于收购环
节解决的不好,转养鸭鹅。1976年该场又上万头鸭场,发展到5000多只,因为粮蛋(肉)比价不
合理,出现亏损,被迫下马。红光农场公养家禽一直发展不起来,职工户养也不多,1978年全
场养鸡只有1179只。1979年农场总局发了《关于国营农场职工家庭事业的暂行规定》允许户养,
当年家禽存栏10507只。1984年达到1.4万只。铁力农场养鸡从1959年开始。全场在4个队建
了鸡场,当年养鸡雏5.8万只,北京鸭1500只。因为鸡场失火,和1960年饲料困难而下马。1969
年在二、十一队办鸡场,因为缺乏经验,管理上不去,死亡严重,1975年下马。1977年在加
工厂办养鸡场,购入3000只白洛克肉鸡,建800平方米鸡舍,也因为没有技术人员指导,二年
亏损2000余元而下马。
绥化局公养鸡发展不快,几上几下的教训是:1、缺乏技术人员指导,不会饲养;2、科学
饲养、按比例加工配料没有解决。靠草子、土粮等副产品喂饲,饲料单一,营养跟不上,鸡瘦
弱;3、疫情控制不好,鸡瘟、霍乱、痢疾威胁着家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