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草原机械化建设

第五节 草原机械化建设



60年代初期,农牧场牲畜饲养量不大,用草量少,饲料的采集主要是人工,使用的工具是
镰刀、大钐刀,工作效率低。后来有些单位自己制造了马拉割草机,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20倍
至30倍。饲草运输以马牛车为主,在农业不太忙的时候,也用拖拉机。当时每年割草只有700
万公斤至750万公斤,运输任务不大。
1963年后,牧畜开始增加,各牧场开始重视机械割草。1965年和平、安达畜牧场有机引割
草机、搂草机30余台,工作效率有了提高,采草时间有缩短。马拉割草机一天能割2万公斤至
2.5万公斤鲜草,机引割草机要更多一些,这时割草成本下降。70年代前,采草任务繁重的和平
种畜场拖拉机很少,有的年份要雇用大量的临时工刈草。
1972年绥化分局成立后,要求象重视麦收那样抓采草。相继购入一批采草机械给和平、安
达畜牧场。割草机达到115台,搂草机78台。畜牧场采草已由主要靠人力变为机械。
1985年畜牧生产机械作业水平达到80%以上。拥有机引割草机98台,牧草割草机45台,青
贮收草机5台,青饲料打浆机18台,青贮切碎机15台,搂草机13台,玉米收获机4台。全局每年
采集牧草9270万公斤,其中安达牧场3776.5万公斤,和平种畜场5143公斤。这些牧草从收割、
搂草、集垛到运输、粉碎,基本是机械作业。和平种畜场还购买了集草机、捆草机、运草专用
车。
随着奶牛的增加,精料用量增大,全局已有年加工能力2000万公斤的现代化饲料加工设备,
做到按配比生产,科学配料。全局种青贮作物4353亩,收获青贮242.8万公斤,和平种畜场
从70年代开始引种辽宁白鹤玉米种5万公斤试种,已取得成效,推广到各农牧场繁育。这个场
还引入印度饲料窝瓜、西甜谷、苦麻菜、丽欧高梁、饲料甜菜等,从耕种到收获,全部实现机
械化。各农牧场每年都用土办法大量青贮。安达畜牧场还建设了砖、水泥结构的青贮塔3座,
贮存量5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