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装备国产机械

第三节 装备国产机械



进入60年代,旧的进口农机具开始逐步被国产农机具代替。
1960年,第一批国产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开进了肇源、红光、海伦、铁力、绥棱等农场。
其中,有1台是接受过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并受到赞扬。这台车落户在
红光农场第五生产队,首任车长薛风祥。该车被编为东方红一9号车组。曾在作业中起过表率
作用,为农场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洛阳拖拉机制造厂的技术人员,曾到农场对9号车进行
技术检查和鉴定,一致认为该车的技术状态良好。从1960年到1982年,整整经过22年的风风雨
雨,在开展标准化运动中,9号车被评选为标准化车组。1963年,国家为红光农场装备了一批
农机具,有链轨拖拉机21台、胶轮拖拉机6台。1964年,又调入全局第一台国产“东风”自走
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1962年,绥棱农场首批装备了东方红一54拖拉机4台、佳木斯产牵引式联合收割机2台、开
封产GT—4.9牵引式联合收割机1台。同时,还增加了其他各种农机具。原有的进口机械都接近
于报废。1963年至1964年、该场又先后购进了东方红一28、T一28、千里马一28等轮式拖拉机
共10台、1971年,第一台四平产“东风”自走式联合谷物收割机进场。
1964年,黑龙江省农业厅主持建立嘉荫农场,准备建成全省国营机械化农场的典范,在机
械配备上予以优先。建场当年就配备了国产链轨拖拉机30台、轮式拖拉机46台、机引五铧犁20
台、GT一4.9联合收割机2台、到1976年,全场拥有履带式拖拉机89台、轮式拖拉机21台、联合
收割机65台、各种机引农具719台件。
1976年,绥化国营农场管理局,已经初具规模。外国进口机具大部分被淘汰。国产机具数
量猛增,共有:链轨拖拉机339台、胶轮拖拉机147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33台(其中,自走式联
合收割机70台)、各种牵引犁496台、各种牵引耙988台、播种机521台、镇压器378台、锄草机
299台、联结器407台、扬场机145台、清粮机20台、各种汽车180台、(其中,载重汽车142台)、
机车拖斗305台。
实践证明,国产农机具优于国外进口的老机械。自从国产农机具在生产上应用以后,技术
性能掌握自如,学习、使用、操作方便,维修、保养容易,机车故障减少,可靠性增强,修理
费用下降,机车“三率”(出勤率、完好率、时间利用率)上升,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不断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