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调进机务人员

第二节 调进机务人员



农场组建初期,大量的开荒任务,需要调进一些机务技术人员。
1953年,肇源农场从查哈阳农场调入5台纳齐拖拉机,随车调进5名驾驶员。还有13名中学
毕业生,为机务学员,这18名机务工人,组成了机耕队,队长齐永海。
1955年,省农场总局号召老场支援新场,先后从曙光、绥滨、宁安、集贤、九三、荣军、
桦南、查哈阳等场、抽调了一批驾驶员、技工充实到绥化垦区各新建场。这批被调来的机务人
员,成了绥化垦区机务发展建设的骨干力量。同年,一批抗美援朝官兵复员转业到绥化垦区,
一部分布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充实到机务队伍。
1960年,海伦县选派1名中专毕业的技术员,带领一批技工学校的学员,调到红光农场。
他们当中有修理工10余名、锻工4名、车工5名、铸工2名、木模工1名、电工4名、电焊修理工2
名、驾驶员64名。由这批技术力量组建了农场修理厂,农机队伍也由1959年的20人,猛增到160
人。
1964年,嘉荫农场组建。为了加强机务技术力量,从省属各农场调进机务工人100余名。
1953年到1964年,全局调进农业机械技术人员、机务工人、复员转业军人中的专业人才、
技工学员400余人。他们是绥化垦区农机战线的先遣队伍、闯过了艰难的创业里程,为农机事
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