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改装
第一节 改装
1953年,红光农场改装了MC1100型脱谷机的几个齿轮,并自行设计制造了喂入台,不但能
脱小麦、大豆,还能脱玉米。同年,又对“万国”拖拉机燃油系统进行了改装,由烧固体燃料
改装成烧油,一昼夜翻地120亩,亩耗油1.5公斤。
60年代,红光农场王道胜等人,将GT一30牵引康拜因增设第三清洁室,解决了机械收获中
裹粮问题。1960年,铁力农场把淘汰的KS一07拖拉机改装成胶轮拖拉机;1962年,改装了GT一
4.9收割机第三清洁室。1964年嘉荫农场开荒时期,由于机械不能适应当时生产的需要,在机
务副场长田禾的带领下,对牵引五铧犁进行了10项改装:1、犁刀改成加固形;2、犁铲加长;
3、犁床加长加宽;4、犁壁加支撑杆;5、牵引拉杆的保险装置改成加固型;6、地、沟轮加宽;
7、利用软拉杆牵引;8、五铧犁改成三铧犁;9、利用小铧卡子改为犁刀卡子;10、犁壁加
燕尾。改装后使生产效率提高,当年开荒6万亩,当年播种。1966年,嘉荫、绥棱等场,采用
绳索升降机构悬挂七铧犁进行大田起垅作业。1969年,铁力农场仿造秸棵饲料粉碎机,效果好,
受到欢迎。
70年代,绥棱农场对拖拉机柴油、机汕净化进行了革新。四队“东方红54—10号”刘其柱
车组,用卫生纸代替机油过滤器芯,延长了机油使用时间、机车使用寿命和保养周期。此项革
新在全场进行了推广。刘其柱获场劳动模范称号。该场还对CaT一4.9联合收割机进行了“五封、
三档、二堵、二接、一正确”及其他收获机共39项改装,使老型号收割机在收净、脱净上焕
发了青春。和平种畜场改制了旋转式颗粒肥机,提高了化肥利用率。还改装了机引深松齿、翼
型齿,打破了多年犁底层,达到了深松,既中耕又灭草。1973年,铁力农场五队工人王流芳在
GT一4.9收割机上改装小帆布,转动自如,效果可佳。同年该场还改装了五铧犁深松装置。1974
年,嘉荫农场在药剂灭草中,将拖拉机排气管改成喷粉器,效果良好。1975年,红光农场在
旧铧式犁上加深松齿,以适应深松免耕要求,同时还进行了深侧施肥机具改装,同年,该场对
大豆精量播种机具进行了改装。铁力农场在大豆收获机上安装低割装置。1976年,嘉荫农场改
单箱播种为双箱,播种同时施化肥,效果好,工效高。同年,红光农场对牵引式联合收割机进
行了双滚筒改装,对北京一30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改大小茎杆筛为键式逐稿器,增加第三清洁
室。1978年,铁力农场孟庆福、侯来钱等人,改装成130铧悬挂中耕机,提高了中耕质量和工
效。同年,该场机务科孙光义在GT一4.9收割机割台上改装大豆多刀仿形收割装置。1979年铁
力农场九队周文忠、王化成在东德E一512加装半链轨,为康拜因防陷创了新路。同年,嘉荫农
场对GT一4.9收割机进行了多项革新。
80年代,铁力农场五队包车组长景国发,采用腊纸包裹柴油过滤芯,提高了柴油滤清效果,
减轻了零件磨损。红光农场将E一512联合收割机粮箱底部水平推运器“A”罩上的调节档板,
改为外闸杆操作式闸板,减轻了卸粮传动带的磨损。绥棱农场对小麦播种混箱施肥,大豆侧
深施肥作业机械进行了改装,一队和十队改制的大小圆盘施肥装置,可增产20%,1984年在全
场推广。在48行播种机上装大豆精量点播器,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