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章 科技队伍

第四章 科技队伍



绥化垦区1948年仅有科技人员83名,占当时职工总数的7%。经过37年的发展,到1985年,
科技人员已达1493人,是1948年的17倍,占全垦区职工总数的7.6%。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10%;
农业技术人员占6.9%;畜牧技术人员占5.16%;教育人员占29.8%;科学研究人员占0.95%;
医药卫生人员占21.3%;会统人员占25.65%。其中女占37.4%;少数民族占2.75%;担任副科级
以上职务的占7.7%。
绥化垦区科技队伍,是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科技人才的来源:一是大中专毕业
生分配来的,共982名,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5.8%;二是垦区自行选拔送出代培的,共有489名,
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2.7%;三是自学成才的21名,占1.5%。
尽管绥化垦区科技队伍在生产活动中有了较大发展,但按实际生产需要,还远远不足。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知识分子的地位低、工资低、福利待遇低。三中全会以后,虽然在许
多方面有了很大改变,但由于经济形势紧张等原因,许多知识分子应有的待遇,仍不能按政策
落实,致使1980年到1985年,大批知识分子外流,总数达216名,占全垦区知识分子总数的
14.47%。管局及各农牧场曾一度采取强行控制的办法,但仍无济于事,使农垦事业的发展受到
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