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组织机构

第四节 组织机构



1948年到1964年,各农牧场处在组建初期,由于缺乏科技人员,没有设科研专门管理机构,
由生产部门兼管。各场在此时期相继建立了良种队、畜牧队、农机修理厂,并配备科技人员,
负责技术指导,兼管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1964年到1971年,绥化垦区所属各农牧场,已初具规模,耕地面积定形,农机具初步配套,
科技人员不断增加,科学种田要求水平不断提高。各农牧场相继建立了实验站、土壤化验室、
气象站等科研机构,生产队成立了科研班、组,形成了两级科研试验网。科技工作仍由生产
部门兼管,但已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1968年兵团组建时期,师部(相当农场管理局)生产科设科技专职工作人员,各团(相当农
场)生产股设专职科技管理人员。师部成立了科研所,各团成立了科研站,连队成立了科研班,
形成了3级科研网。此期间的组织形式为后来完善科技管理机构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7年8月29日,绥化农场管理局根据龙绥农场字(1977)74号文件决定,成立了科学技术
领导小组。组长由当时管理局局长周庆安兼任,副组长由副局长李双贵兼任,并设了7名委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处。
1978年管局机关增设了科技办公室,对外称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为张天孔。
1984年成立科技处,第一任处长王明才,副处长孔宪庆、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