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供应 绥化垦区各农牧场建立了自己的粮油加工厂,原粮被加工后,交供应部门按定量销售。各
生产队则按全队总人口,按月统一领取,由食堂或代售部销售到各户。
确定粮食供应人数以户口为准,向各户发放粮油供应证,销售部留存供应底卡,职工家属
凭证购买粮油,迁起粮票,增减定量。
粮油定量标准,由主管粮食部门按有关政策规定确定本场的定量标准。肇源农场1952年前,
按平均每月每口人20公斤供应成品粮,到1985年仍然保持了这一水平。各场比较,基本都是
同等标准。
从价格上看,面粉每斤售价有0.16元、0.165元、0.175元、0.185元不等。豆油每斤基本
稳定在0.80元,供应量除每月0.25公斤外,每到农忙季节、重大节日,还可补助0.5公斤至1公
斤。平均每人每年供油可达7公斤至9公斤。
粮食供应的品种,有面粉、大米、小米、大查子、高梁米、玉米面等。50年代,供应的细
粮可占40—60%,60年代提高到80%,70年代,全部供应细粮,其中大米每人每年平均供应15公
斤上下。
粮票供应。按粮库要求,每个农场每年拿出50—100吨等内粮对换粮票。周转一斤粮换1斤
粮票,不给粮食基数款和超交加价款,每吨要损失117元。因此,有的农场自印场内周转粮票,
这样可以节省在场内周转部分的损失。
口粮定量标准表
表7—9 (1977—1980年) 单位:市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