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采集

第一节 采集



自1955年开始,到1985年,采集业生产从未间断。它既是职工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门路,
又促进了农垦经济的繁荣。
采集业的重点区域在红光、绥棱、嘉荫、铁力、海伦、和平等农牧场。
采集的品类有山果类,如山梨、刺梅果、山里红、都柿、榛子、松树籽、柞树籽等;山野
菜类,如蕨菜、薇菜、黄花菜、苣买菜、荠荠菜、灰菜、车轱辘菜等;食用菌类,如蘑菇、猴
头、黑木耳等;中药材类,如五味子、刺五加、党参、黄芪、防风、黄柏、柴胡、车前子、蒲
公英、龙胆草等。
以上各类山产品的采集时间大部在入秋以后。部分山野菜的采售在春季,如蒲公英(既是
中药材,又是山野菜)就是春末夏初采集的野菜。此种菜长得快、成熟早、产量多。既可人吃,
又可饲养家禽,还可上市销售。
山野菜采集多数集中于夏季,主要用于饲喂家禽。其中苣买菜、荠荠菜、车轱辘菜,是鸡、
鸭、鹅、兔、猪喜爱的饲料。饲喂山野菜、使家禽产蛋率提高,猪生长加快,节约开支,降
低成本,增加收入。
山野菜中蕨菜、薇菜、黄花菜,是自食、上市、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自1978年开始,年
年出口一定数量的蕨菜,1984年出口64吨,创产值达18万余元。
采集山果、食用菌、中药材,基本都于秋季开始。主要用于自食、饲养、销售。销售量占
80%;饲料占15%;自食仅占5%。此期间全局有3000人到5000人上山,可持续一月之久,总收入
可达30—50万元。
打秋草也是副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地处平原地带的和平、安达牧场,草原集中、产量丰盛。
由于畜牧业生产的需要,每年将采集大量牧草贮存。其他农场每年也要打秋草,主要用做苫
盖材料,或补充越冬烧柴。各场在麦收之前,都要用人工编草苫子,补充苫盖器材不足部分。
所有场在秋收结束后,都要放3至5天打柴假,以备越冬。
俗话说“东北有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其中靰鞡草正是这里的盛产品,至今仍
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