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组织建设

第三节 组织建设



1972年5月,绥化分局在批转“关于在夏锄期间如何搞好政治工作的调查报告”中,对所
属党委和基层支部提出了抓好组织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增强党的观念,进一步严密组织生活”,
“每个基层党支部都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充分发挥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
1974年6月,分局党委召开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对组织建设提出要求,“要坚持
‘三会一课’制度,对非党积极分子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建立非党积极分子名册,发展党员要
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基层的支部书记,应用主要精力抓支部工作,不能当‘第一队长’,
不能陷入日常事务工作中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绥化管局各级党组织,认真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
党的生活制度,包括“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关于党课计划”、“党员缴纳党费制度”、“
党员思想汇报制度”。1980年8月,管局党委组织部转发了黑龙江省委组织部114、115号两个
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提高党的战斗力。各农牧场党委先后做出决定,采取
措施,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全局开展了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的活动。根据省委
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要认真贯彻‘积极慎重’的方针,”各级党委认真落实,积极做好发
展新党员的工作,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培养,严格入党手续,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普遍
恢复了非党积极分子登记和考察制度。1979年至1980年,全局发展新党员207名。
1981年,根据省委组织部“继续贯彻积极慎重的方针,认真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把发展
党员工作的重点放在第一线和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单位”的要求,全局共发展新党员106人,
其中第一线工人44人,占42%;各类专业技术工作者46人,占43%;45岁以下87人,占82%,新
党员中各级模范33人。1982年根据中央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关于“既不能停
止发展,也绝不可大发展。要坚持党员标准,适当发展’的精神,恢复和建立了组织员制度,
注意了加强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吸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行各业第一线的人员入
党,共发展新党员55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17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1%;各
行业生产第一线的人员29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3%。1984年贯彻中组部“加强在中年知识分
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的精神,全局共发展新党员71名,其中知识分子44名,占发展党员总数
的6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8%。1985年发展新党员114人,党员总数
为3620人(含海伦、绥棱两场)。1976年至1985年期间,全局共发展新党员1307人。
在加强党组织的建设中,各级党委组织党员开展了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的
活动。1982年以来,全局共评选出“先进支部”43个,评选出出席管局、总局和绥化地区的“
优秀共产党员”19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