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绥化垦区的人民武装工作,是从60年代开始的。1960年1月,和平种畜场在建场时,设立
人民武装部隶属松花江军分区领导,包国锋任助理,负责武装部工作,1962年4月,包国锋任
武装部副部长。1961年1月,肇源农场根据中央军委《各地方组织都要建立人民武装和民兵组
织》的精神,在黑龙江省军区的部署下,成立了人民武装部,李柏玉任部长。1962年,红光农
场成立人民武装部,景殿才任副部长。1963年,铁力农场成立人民武装部,王凤杰任副部长。
1964年嘉荫农场建立,农场下设人民武装部,负责人张文斌、齐景昌。1969年,绥棱农场建立
人民武装部,赵永江任部长。
1968年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时,嘉荫、铁力、红色草原3个农牧场参照军队建制,由人民武
装部改为参谋股,后又改为作训股。
1972年5月,组建了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绥化分局,分局下设公安分处;王元灵任副处长。
公安分处负责所属红光、海伦、肇源、安达、绥棱、和平6个农牧场的人民武装工作。在此之
前,绥化垦区所属农牧场的人民武装工作,均隶属所在县人武部的领导。此后,各农牧场的人
民武装工作由绥化分局统一领导。
1976年2月,绥化国营农场管理局组建后,按省编制委员会下发的龙编[1976]11号文件,
绥化管理局设立人民武装部,袁金鉴任部长,下设作训科、通信科、政工科,当时人武部还兼
管保卫工作和通信工作。
1978年7月3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管理局成立现役
人民武装部”。共有现役干部、战士18人。绥化管理局党委书记娄锡钧兼任第一政委,袁金鉴
任政委,侯玉友任副政委,赵宝安任武装部长,郭金昌任副部长。下设军事科、动员科、装备
科和政工科。所属红光、海伦、肇源、安达、绥棱、和平、嘉荫、铁力等8个农牧场人民武装
部,非现役专职武装干部22人。
1979年,绥化管理局人武部在总局人武部和管局党委的领导下,对各农牧场人武部编制及
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8月,组织了全管理局的民兵军事会操。1980年12月和1983年,管理
局人武部两次精简机构,取消了动员科和装备科,保留了军事科和政工科,编制为14人。
1985年末,全局专职武装人员22人,现役武装干部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