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教师队伍

第六节 教师队伍




一、教师队伍的构成
垦区中小学师资基本是就地取材。建校初期,主要选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牧场职工或
转业官兵做教师工作。60年代后,每年有为数不多的中师和师专毕业生从事农垦教育工作。
1968年后,随着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扩大,从“知识青年”和农牧场职工子弟中选拔一批人
员充实教师队伍。1980年,又有一批过去称为“右派分子”的人员,平反后走上教育岗位。
二、教师队伍的发展。
垦区第一所完全小学于1956年在肇源农场成立,当时8名教师基本是小学文化程度。后来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不断增加,1966年,垦区有教师390名,其中,师专、中师、高中
毕业生仅占教师总数的5%。
1977年“知识青年”大批返城,教师队伍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各级党组织和教育部门
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从农牧场子弟中录用一部分,初步缓解师资严重不足问题。同时期,垦
区教师总数达1159名,其中,师专、中专、高中毕业生占30%。
1978年至1985年,垦区教师队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
施,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垦区初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全局中
小学教师总数为985名,其中,中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中学教师总数的22%。小学教师中专
以上学历的占小学教师总数的59%。

中学教师学历一览表
表11—21 (1979—1985年)


1985年专任教师年龄情况
表11—22


三、教师培训
1966年前,只限于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教师文化、业务的提高,主要靠在工
作中自学。1978年,和平种畜场委托肇东师范学校代培6名教师。同年,农场管理局在海伦农
场举办了英语教师培训班。1979年,管局教师进修校成立,建校当年开办了教师培训班,招收
学员60名。从此,以教师进修校为基地的师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起来。1985年底,教师进修校
共举办各类进修班10期,122个班次,培训人员583人次。
1982年管局开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材过关考核。1985年底参加考核教师998人次,过
关教师698人,过关率70%。还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如根据需要
分批送出部分教师到上级学校进修。并鼓励教师函授学习或自学,到1985年,垦区外出进修教
员28人,参加函授学习的教员132人,毕业58人。

教师进修校师资培训情况表
表11—23 (1978—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