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机修理与改装
第三节 农机修理与改装
1956年,农场成立了机械修理所,韩奎任所厂。当时设备简陋,只有两台虎钳,1台手
摇钻和部分板牙丝锥,只能修理一些小农具和加工简单的农具维修用的普通螺丝。
1958年,场机关精减机构,把农业机务室的高士金调到修理所,担任车间主任,并把修理
所改成修配车间,韩奎任车间管理员,修配车间隶属联合加工厂,厂长由徐敬典担任。当时增
加了1台C20车床,因为无电就用人摇,也只能干点简单的活。这一年盖起了100平方米的修配
车间厂房,机车能进厂修理了。当时,杨德志、何井文为主修技工。1959年,由分场抽出夏春
芳、徐恩泽、杨风、王五民等人去北安学习车、钳、焊、铸等专业,一年后回场到修配车间任
专业工人,修配车间在同年改为修配厂,第一任厂长为刘成久,高士金任车间主任。
到1964年,100平方米的厂房已适应不了机械发展的需要,于是,在现修配厂的位置上,
重新盖起了500平方米的初具规模的厂房,并增加了镗缸机,气’门研磨机和CB20车床各1台。
1965年,王德民到修配厂任厂长。设备又增加了电焊机、磨床、铣瓦机和10T~120T冲床,
从此一般的机车都能在场内大修了。
1970年以后,又增加了充电机、空气锤、轴承床、六角车床、清铣机、镗缸机、油泵试验
台等设备。
1980年以后,修配厂添置了滚齿机,304车床,曲轴磨床,振动堆焊机、电气试验台等设
备,一般情况下,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981年,修配厂仿造了14台烘干机。1983又研制成功14台茎杆还田机。至此,机车修配除
主要精密件外,一般铸件,锻件和车削加工都能在场内加工制造了。1986年,修配厂成功地制
造了6套E512康拜因防陷链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