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66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三节 66千伏输变电工程
1981年,农场党委为解决全场电力供应不足,生产、生活需求过大的问题,开始向绥化
电业局和国营农场绥化管理局呈报了用电申请报告和架设红光——绥棱农场66千伏输变电工程
的申请报告。
1982年年末,场工交科成立了红光——绥棱农场66千伏输变电工程办公室,成员有姚玉林、
王魁林、巫绿化、韩忠路。
经过二年的时间,在场内外有关部门通力协用下,完成了66千伏输变电工程的路线勘测和
征用土地的批复,并由农场总局勘测设计院设计完成66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全部设计,经过了绥
化电业局对工程初步设计审核同意。
1983年,经国营农场总局的批准,红光——绥棱农场66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纳入了1984年
的工程计划。资金来源是国营农场总局投资70%,绥棱农场和其它转供用户自筹30%,工程总
造价为83万元。
为了解决施工时电工人员不足的问题,筹建66千伏输变电工程办公室经绥棱农场党委批准,
在场内招收20名电工学员进行培训。
1984年4月,农场决定正式成立66千伏输变电工程指挥部,场总工程师李宗诚任指挥。工
交办主任夏春芳任副指挥,成员有马春龙、姜殿中、王魁林、巫绿化负责全面的施工建设工作。
工程副总指挥夏春芳与工程总指挥李宗诚签订了“1984年春节前要在场部地区通电,1985年
5月1日前在各生产队和转供用户通电”的军令状。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农场没有起重设备,施工时面临着18米,2l米和A型水泥电线杆立不
起来的困难。工程副指挥夏春芳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群策群力,决定将场内不用红旗——100型
拖拉机改装成吊车,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自行设计的吊车修造成。为下一步施工工作奠定了基
础。1984年9月末,一切准备工作都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施工阶段。施工厂开始,
走了一段弯路,年的电线杆都得埋深3米,刚开始使用人工挖坑,立起的电线杆由于坑位面积
太大,都东倒西歪,无法形成一线,工程被迫停工了。经过多次试验,改为用炸药爆破的方法
解决了杆坑的问题。
为了加快速度顺利完成任务,指挥部开会决定施工分二部分同时进行,一部分解决线路安
装,另一部分负责所内电气设备安装。线路安装部份分三个组:组装组、立杆组、清坑组。分
别由有经验的老电工担任组长。在电气设备安装部分,由于技术水平要求高,安装完必须经绥
化电业局验收,面且所有施工人员都没有安装过。王魁林工程师提出:应该请八五三农场和农
场总局设计院来人给安装。工程副指挥夏春芳认为:应该我们自己安装。理由是:一、不会可
以边干边学,锻炼自己的施工人员。二、自己安装对今后的运行和故障处理有好处。三、可以
节省工程费用。最后工程指挥部成员多数同意自己安装。安装所内工程人员是:韩忠路、霍占
文、张立坤和夏光辉。
线路施工的全面展开已经进入冬季,给施工带来不少实际困难,午饭中夹带着冰荏,上杆
作业是在零下30℃的低温下工作,晚上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回来。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
1985年2月初完成了66千伏输变电线路的安装任务。
所内安装由于基建厂房比原计划晚交工1个月,造成了安装时间非常紧张,安装时已经离
春节差45天时间了,当时安装人员少,技术水平低,时间紧。在这种情况下,安装人员边干边
学,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有时安装到夜里3点钟,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85年2
月17日完成安装任务,经绥化电业局2月18日验收合格,于2月19日场部地区正式通电。
至此完成了整个66千伏25.38公里输变电线路和变电所内配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