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民兵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民兵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本场于1969年组建民兵。开始组建1个团,11个连、3个独立排。随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来场,民兵总数增至1 500人,其中有基干民兵872人(男:534人,女338人)、普通民兵628人,
(男:359人,女269人),设武装基干连.7个,民兵排22个,同年11月,按照上级军事部门的指
示,经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武装基干排,高吉任排长,王宝库任副排长,全排由83人组成。
1971年,全场共有13个民兵连,33个民兵排,有民兵1913名,其中基干民兵567 名,普通民
兵1 346 名。
1975年,组建了武装基干营,下设11个连,有民兵680 名、金仲,山任教导员,吕汝连、王
景阳任副教导员,李永华任营长,陆宝学任副营长,张元惠任参谋长。
1977年,组建了民兵团,下设6 个营,其中1 个武装基干营。全团共设置25个连、96个排、
250 个班。李大军任团长,陆宝学、王景阳任副团长,金仲山任政委,李永华、王明才任副政委,
马春龙任参谋长。
1979年,调整了民兵团的领导成员,李大军任团长,陆宝学、王景阳、吕汝连任副团长,金
仲山任政委,王明才任副政委,陆宝学兼任参谋长,张元惠、马春龙任副参谋长。
1980年,本场组建民兵团1 个,下设20个民兵连。全团有民兵2 099 人。由1 343 名男性民
兵组建了1 个武装基干营、3 个连,有武装基干民兵400 名。孟宪玺任团长,吕汝连、李大军、
陆宝学、孙洪玉任副团长,全德福任政委、王明才任副政委;武装基干营由李大军任营长,马春
龙、石长库任副营长,王明才任教导员,周占洋任副教导员。
1981年~1983年,遵照上级军事部门的指示,本场对民兵组织再次进行调整,减小民兵的年
龄,减少民兵数量和民兵组织层次,取消事业、服务业、机关、学校等单位的民兵组织,从而提
高了民兵质量。全场组建成1 个民兵混合团,设16个连队1 个独立排,有民兵750 人,其中由250
名基干民兵组成1 个基于民兵营,孟宪玺任团长,吕汝连、王福堂、李大军、陆宝学、周占洋任
副团长,全德福任政委,杜占奎、刘乃忠任副政委。陆宝学兼任基干营营长,石长库任副营长,
杜占奎任教导员,刘乃忠任副教导员。
同期,组建了1 个重机枪连1 个步兵连。
1984年后将民兵团改编为游击大队,刘乃忠任大队长,于彦明、陆宝学任副大队长,杜占奎
任政委,姜立夫任副政委。下设6 个中队、17个小队,有民兵482 人。第一中队由70人组成,马
维成任中队长;第二中队由83人组成,李兆军任中队长;第三中队由74人组成,张文凯任中队长;
第四中队由85人组成,阚文信任中队长;第五中队由86人组成,王春任中队长;第六中队由79
人组成,刘金岭任中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