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日 方言 谚语
三、节日 方言 谚语
一、传统节日
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为小年。(放到春节前)春节: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至第二年正月
初五日,传统叫过年。从初一到初十,每天还有天气的风雪阴睛,预兆一物之衰旺。人们称:
“一鸡、二鸭、三猫、四狗、五猪、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菜。”所说的“一鸡、二鸭”,
就是说初一是小鸡的日子,初二是鸭子的日子,如果这两天的红日高照,万里无云,则一年鸡鸭
兴旺。
春节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至第二年正月初五日,传统叫过年。从初一到初十,每天还有
天气的风雪阴睛,预兆一物之衰旺。人们称:一鸡、二鸭、三猫、四狗、五猪、六羊、七人、
八谷、九果、十菜。”所说的“一鸡、二鸭”,说是说初一是小鸡的日子,初二是鸭子的日子,
如果这两天的红日高照,万里无云,则一年鸡鸭兴旺。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亦称“灯花节”。
清明节 也叫植树节。农谚称:“二月清明麦在前,三月清明麦在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五节。习俗为吃粽子、挂杨树枝、小孩手、脚脖上
都系上五色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称中秋节,也叫八月节、团圆节。有将西瓜、月饼供月的习俗。
二、新 节 日
元旦 俗称“新年”。1949年改用公历纪年,公元纪年的1月1日为元旦。
三八节 称“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公历的3月8日。
劳动节 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公历的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儿童节 称“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
建军节 八月一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教师节 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国庆节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三、方 言
晌午 正午。
老鼻子了 多极了。
旮旯胡同 所有角落。
笆蓠子监狱。
当间儿 中间。
烟炮 风、雪交加。
那疙瘩 那里。
老实巴交 规规矩矩。
倒仰儿 指向后跌倒。
耗子 老鼠。
一丁点 极少的或极小的一点。
刨根问底 寻找事情的根源。
营生儿 职业。
喧腾 松软而有弹性。
大大咧咧 随随便便的样子。
一连气儿 一连,接连不断。
四、谚 语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人有脸,树有皮
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耳
听为虚,眼见为实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东虹轰隆,西虹雨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二月清明麦在先,三月清明麦在后
先下牛毛不下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狗吃草、蛇盘道、蚂蚁做窝要防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长五月,短六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
奸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六月初一龙落泪,新粮要比陈粮贵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明
小鸡上架早,明天天气好
雨大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雷打谷雨后,洼地种黄豆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小麦蒙层被,搂着馒头睡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积肥如积粮,肥多粮满仓
谷子伤镰一把糠,大豆落镰满地黄
从果看树,从事看人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
水退白头在,好人说不坏
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细水长流,吃穿不穷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水涨船高,风大树摇
页码>=3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