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生产队简介 第一生产队位于场区西北部,北纬47°36′,东经127 °24′,东邻十二队,南邻十二队,
西邻十一队,北邻四海店林场,1973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149 户,人口363 人,职工132 人,
耕地面积13545 亩。获得荣誉:1991、1994、1995年先后荣获场级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荣获
绥化管局先进工会称号,1997年荣获绥化分局小康队称号,2000年荣获场综治和计划生育先进
集体称号。
第一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1
第一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2
第二生产队位于场区西北部,北纬47°33′,东经127 °27′,东邻四海店林场,南邻四
队、八队、实验站,西邻柴家店村,北邻十一队和十二队,1955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174 户,
人口469 人,职工161 人,耕地面积16875 亩。获得荣誉:1986、1995、1996年荣获场先进集
体称号,1989年获荣绥化管局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荣获绥化分局小康队称号,1999年荣获绥
化管局先进工会称号,1999年刘明臣荣获总局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荣获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称号。
第二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3
第二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4
第三生产队位于场区西南部,北纬47°29′,东经127 °24′,东邻十三井村,南邻九队,
西邻民主村,北邻四队,1955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223 户,人口590 人,职工179 人,耕地
面积24300 亩。获得荣誉:1990、1991、1993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荣获绥化管局先
进工会称号,1992年荣获总局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荣获绥化管局先进生产队称号,
1998年荣获绥化分局小康队称号,1999年朱大彦、李艳华荣获总局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荣获
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第三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5
第三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6
第四生产队位于场区西部,北纬47°36′,东经127 °26′,东邻实验站,南邻三队,西
邻双泉村,北邻二队,1955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170 户,人口428 人,职工142 人,耕地面
积18645 亩。获得荣誉:1993、1995、1997年荣获场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荣获绥化分局小康
队称号,1998年荣获总局卫生文明村称号。
第四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7
第四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8
第五生产队位于中南部北纬47°28′,东经127 °30′,东邻七队,南邻貂场,西邻十三
井村,北邻六队,1955年建点。2000年住户47户,人口129 人,职工61人,耕地面积6165亩。
第五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9
第五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10
第六生产队位于场区东北部,北纬47°31′,东经127 °34′,东邻半截河村,南邻五队,
西邻四海店林场,北邻半截河林场,1957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118 户,人口355 人,职工83
人,耕地面积10275 亩。获得荣誉:1990、1994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3年机务队荣获绥
化管局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荣获绥化管局先进工会称号,1999年获荣绥化分局小康队、总局
读书自学先进集体称号。
第六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11
第六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12
第七生产队位于场区东南部,北纬47°27′,东经127 °32′,东邻十三队,南邻绥棱县
种马场,西邻五队,北邻六队,1971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98户,人口270 人,职工92人,耕
地面积4605亩。获得荣誉;1996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9、2000年连续荣获场双文明建设
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荣获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第七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13
第七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14
第八生产队位于场区中心部,北纬47°32′,东经127 °29′,东邻半截河林场,南邻四
海店林场,西邻实验站,北邻二队,1956年建点。至2000年住178 户,人口492 人,职工141
人,耕地13080 亩。获得荣誉:1986、1987、1989、1995、1997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3
年荣获绥化管局先进生产队称号;1993年王军队长荣获总局劳动模范称号;1994、1995年荣获
省及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1998年荣获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绥化分局小康队、省级卫生
文明村称号,1999年荣获总局先进生产队称号。
第八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15
第八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16
第九生产队位于场区西南部,北纬47°27′,东经127 °24′,东邻原海鹰农场,南邻阁
山林场,西邻立新村,北邻三队,1957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117 户,人口301 人,职工115
人,耕地面积10110 亩。获得荣誉:1986~1987、1989~1994、1997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
1986年省级卫生文明村称号,1988年李秀奎、杨志京荣获总局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荣获绥化
管局先进工会称号,1993年荣获绥化管局先进生产队、总局先进民兵连称号,1995年荣获总局
小康队称号,1998年荣获场管理和效益显著单位称号,2000年荣获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安全
生产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和综治先进集体称号。
第九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17
第九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18
第十生产队位于场区西北部,北纬47°37′,东经127 °21′,东邻陈家店林场,南邻十
一队,西邻陈家店林场,北邻红光农场原小九队。1956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86户,人口150
人,职工79人,耕地面积7245亩。获得荣誉:1999年荣获绥化分局小康队称号。
第十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19
第十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20
第十一生产队位于场区西北部,北纬47°35′,东经127 °23′,东邻一队,南邻二队。
西邻双东村,北邻十队。1955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159 户,人口429 人,职工118 人,耕地
面积11970 亩。获得荣誉:1988、1991、1992、1994、1996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荣
获绥化管局先进工会称号,1996年李金友荣获总局劳动模范称号,1997年荣获绥化分局小康队
称号,1998年荣获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荣获场管理与效益显著单位称号,荣获
总局先进生产队称号。
第十一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21
第十一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22
第十二生产队位于场区西北部,北纬47°35′,东经127 °27′,东邻四海店,南邻二队,
西邻一队,北邻陈家店林场,1973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116 户,人口298 人,职工92人,耕
地面积7110亩。获得荣誉:1989、1990年分别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9年荣获绥化分局小康
队称号,2000年荣获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第十二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23
第十二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24
第十三生产队位于场区东部,北纬47°30′,东经127 °35′,东邻三吉台林场,南邻原
农场七分场,四邻五队,北邻六队,1968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97户,人口271 人,职工97人,
耕地面积6645亩,获得荣誉:1988、1990、1994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3年杨永茂荣获总
局劳动模范称号。
第十三生产队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25
第十三生产队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26
实验站位于场区北部,北纬47°30′,东经127 °32′,东邻八队,南邻四海店林场,西
邻四队,北邻二队,1955年建点。至2000年住户67户,人口202 人,职工78人,耕地面积5880
亩。获得荣誉:1988年荣获总局卫生文明村称号,1991年荣获场先进集体称号,1995年荣获总
局小康队称号,1996年荣获总局奔小康红旗党支部称号。1988、1999年荣获场先进农业生产单
位称号,2000年荣获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实验站历任领导沿革表
(1986~2000年)
表1-27
实验站基本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1-28
双兴水库位于场区东北部,北纬47°35′,东经127 °32′,东、南、北邻半截河林场,
西邻二队,1960年建点,1986~1992年称养蜂场,1993年双兴水库竣工后改称双兴水库。至
2000年住户22户,人口74人,职工30人,耕地面积285 亩,获得荣誉:1991、1992年连续荣获
场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荣获场“花园式”单位称号,绥化分局“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1990年,农场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孔令保学习的决定,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
他甘当公仆,竭诚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作风;严
于律已,勇于奉献的优秀品德。1988年孔令保由发电工人提拔为蜂场党支部书记,为节省开支
他到场部开会办事从不报补助,上级检查单位来客人安排在自家分文没让队里报销,几年来为
单位节省上千元经费。他为职工增收,控空心思,身先士卒。带领职工开荒种菜,上山打榛柴,
打苫房草,采集蕨菜、蘑菇、榛子等开辟致富门路。他帮助贫困职工修房子,拉柴禾,春节送
大米等从小事实事做起温暖职工,在他的带领下,蜂场发生深刻变化,职均收入由二三百元上
升到二三千元,单位由落后跨入先进行列。1990年荣获绥化管局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纪党风先进
个人,1991年荣获省农垦总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绥化管局优秀共产党员和端正党风先进个人。
1995年6 月,省妇女联合会授予成晓萍“三八”红旗手称号。其事迹被收录于中华全国妇
女联合会宣传部主编,1998年出版的《中华巾帼大典》第一卷。1995年1 月成晓萍调任双兴水
库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兼站长,针对该单位所处林区空隙地的优势,于1997年带头养起蓝狐,投
资5 万余元购回12组36只种狐。1998年在她的组织下成立了“养狐协会”,并将第一批幼狐发
展到贫困职工家中饲养,使该单位养狐业迅速发展起来,当年创产值65万元,纯利润39.8万元,
职均收入由1994年的2800元增加到1998年的6700元,人均收入达到3050元。成晓萍被职工群众
称为“深山老林酿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