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营成果 农场自1986~2000年共完成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奋斗目标,经过15年的建设,农场经济
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非国有经济产值、经营利润、
人均纯收入、基本建设投资、资产负债率降低等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三个五年计划农场实
现经营利润总额3686万元。
1 、“七五”(1986~1990年)计划完成情况
1985年农场在遭受严重涝灾、经营亏损653 万元的情况下,经过改革与发展,实施强化经
营管理、双增双节、扭亏增盈等措施,“七五”期间农场实现利润总额25万元,5 年间2 年亏
损3 年盈利,基本建设投资363 万元,实现粮豆总产共计11.4万吨,实现利润总额25万元,期
末人均纯收入1242元,比期初增长130 %。农场经济“七五”期末开始走出低谷。
2 、“八五”(1991~1995年)计划完成情况
“八五”期间,农场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八五”期末农场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
革有了新的举措,农场14个农业单位兴办7 个股份合作农场和7 个家庭农场,场直工商运建服
企业开始改组转制,经营管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资金管理由“贷、垫、挂”向自筹、
自支“两费”自理转变,财务管理与核算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企业开始实
施承包经营责任制,农场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八五”期间农场实现利润总额1031万元,
比“七五”期间增加1006万元,增长40倍。期末资产负债率为84.2%,比“七五”降6.7 个百
分点。基本建设投资2912万元,比“七五”增加2549万元,增长7 倍。实现粮豆总产15.2万吨,
比“七五”增加3.8 万吨,增长33%,创国内生产总值共计12018 万元,比“七五”增加558
万元,增长87%,期末实现人均纯收入2420元,比期初增长308 %。
3 、“九五”(1996~2000年)计划完成情况
“九五”期间是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好时期。由于股份合作农场运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
响,经营亏损,相继解体,全面兴办家庭农场,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增收节支、成本核算、堵塞漏洞、全场经济实力
明显增强,财务状况明显好转,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农场实现利润总额2630
万元,比“八五”增加1599万元,增长155 %,“九五”期末资产负债率为66%,比“八五”
期末降低18.2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投资5732万元,比“八五”增加2820万元,增长97%。实现
粮豆总产238 万吨,比“八五”增加8.6 万吨,增长56.6%;创国内生产总值32618 万元,比
“八五”增加20600 万元,增长171 %;期末实现人均纯收入4065元,比期初增长27.5%。
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表
(1996~2000年)
表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