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第五节 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前提,1986~2000年随着农场
经济的加快发展,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具有科学性、
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财务管理制度改革,首先从健全制度入手,其次是加强防范和堵塞漏洞。
1995年是农场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力度较大一年,年初取消了长达10年之久的场内支票转账业务,
制定了《绥棱农场财务管理规则》100 条,并经农场八届二次职代会讨论通过,出台了《绥棱
农场资金管理办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96年制定了《绥棱农场加强经营管理
若干规定》,同时制定了《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考评办法》。各单位按农场规定成立了3 到5
人的经营管理委员会,监督和参与单位有关资金管理和使用,农场还制定了定期财务公开制度,
增强了财务管理透明度。为改革机械作业核算中存在的问题,1997年农场进一步制定了有关加
强“财务管理”和“经费管理”及“机械作业费核算”的办法,明确规定有机户与种植户直接
结算作业费用,农场不再承担核算业务,通过改革使农场从机械作业费核算的债务链中解脱出
来,不再承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权清理回收和债务偿还责任,农场由行政管理向指导和服务
的职能转变。当年改革手工核算办法,实行集中核算,微机记账,各单位实现报账制,使农场
财务核算实现电算化。1999年农场为防止单位私自贷款和抬款,将各单位行政公章和财务专用
章收回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审批使用。当年,农场还制定了《绥棱农场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
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企业负亏机制,明确规定了企业经营者队长、党支部书记
和会计按比例承担本单位出现经营亏损责任。2000年农场积极开展减负增效工作,在财务管理
上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办法,改革了队级管理费的业务,由农场按规模核定,按季度核拔,计
财科统一管理与核算超支不补、节支留用。
财务管理经过多年改革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之更加适应农场经济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