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建设与养护
第二节 公路建设与养护
交通是经济的命脉。1986~2000年农场专用公路由55公里发展到70公里。1991年配合农场
兴修双兴水库农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二队叉道至双兴水库9 公里专用公路,组织全场职工
按单位和部门分段义务挑沟、上土,场直及各生产队出动2300余人,各类车辆36台,集中拉砂
石垫路。1995年农场又投资30万元集中对场内70公里专用公路全面整修,出动挖掘机等大型机
械2 台,作业126 个班次,挖深排水沟42公里。1986~1996年农场采取每年给各生产队下任务,
冬季由生产队按任务和指定路段备公路养护砂石。1997年以后,农场将拉砂石款直拨交通科,
由公路管理站组织运力集中备砂石。1990年以前农场专用公路55公里,属三级砂石路,好路率
36%。2000年全场专用公路70公里,公路桥5 座,涵桥30个,行道树5700棵,好路率44%。
1988年4 月,努敏河解冻,由于看护不利,冰排将七队木桥冲毁,阻断了通往七队、十三
队的陆路交通。1996年农场自筹资金150 余万元,在努敏河上新建长92米,宽9 米(包括人行
道)钢筋混凝土富民桥一座。1997年5 月28日竣工通车。
1991年,绥化管局工交处投资8 万元,农场投资21万元,在场部中心大街北侧连接绥建公
路丫字路口处建筑268 平方米交通运输办公楼,内设候车厅,面积为110 平方米。
2000年,农场加大公路交通和小城镇建设投入,自筹资金373 万元,建成农场场部中心大
街水泥路,路宽14米长1395米。
公路养护一直得到农场高度重视,1996年以前场部配备6 名养路工,生产队共有16名专职
公路养护工,其中一队、二队、十一队和十二队各2 名,三队、四队、八队、九队、十队、实
验站各1 名。1996年12月公路站和养路工改革,对养路工实行全员解聘,定岗定员,以质定薪,
公路管理站成立由12名养路工组成的养路班,八队、十一队、十二队聘5 名养路工,养路工人
数减少5人。公路养护由于科学管理,勤于养护,好路率2000年较1990年提高8个百分点。1999
年绥化分局交通局组织全局道路评比,农场名列第3 名。公路站养路班1997~2000年连续4 年
被评为场级先进班组,“三八”红旗集体,养路班长王秀兰1999年被评为总局交通系统八大标
兵,2000年被省农垦工会树为北大荒好职工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