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管理与监督




一、计划管理与监督

1986~2000年15年间计划工作主要完成:(1)生产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农场每年通过
计划向各基层单位下达各项生产任务及各项经济指标,通过计划手段实施经济发展和考核各项
指标执行情况。自1990年以后农场将计划指标列入各级领导主要考核内容,并与年薪和奖金挂
钩,用计划制约着经营管理者经营行为。农场每年预算草案均向农场职代会报告,并形成决议。
通过预算控制和制约下个年度成本费用支出、利费税收缴、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流向及经营利
润等项经济活动和实施。(2)基本建设项目的考查论证、可研报告、项目意见书、立项报告
等均由计划来完成。1990~2000年通过计划编制上报主要项目有:绥棱农场瘦肉型种猪场基地
建设,被列入省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养鹿场鹿茸加工厂建设;肉食加工厂、皮革加工厂建设;
种子加工厂、亚麻加工厂建设;水电站改造投资计划,第八生产队良种基地建设。(3)农业
3 综合开发项目:旱改水1 万亩工程,两个荒改水2 万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
(4)其它计划项目:“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
规划;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2 亿美元贷款项目等。“十五”计划及2010年长远规划均通过
职代会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

二、统计管理与监督

为适应农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农场统计管理与监督不断得到加强,建立健全各项统
计工作管理制度,配齐统计工作人员,落实统计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统计在农场经济建设中的
信息、服务、咨询与监督作用。多年来统计人员任用必须经农场党委讨论决定,由组织部门安
排落实,纳入组织人事干部制度管理。农场授予统计人员独立依法开展统计工作的权力,上报
数据不受领导干预,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维护了统计数据的严肃性。1995年农场对统计原
始记录台账使用进行统一规范,结合农场实际统一制定了机械作业费、畜牧分类、人工作业等
14种原始台账,通过台账全面、系统、科学、完整、综合地反映了农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及实力,为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可靠数据。统计管理纳入到财务管理序列,统计资料
和报表进行专柜保管,统计调动移交时如同会计档案一样交接,办理手续登记造册永久保存。
1995年以来农场一方面注重统计监督,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农场对统计进行考核
和监督,使统计工作既监督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监督,从而促进工作开展。1995年农场对42个单
位的统计进行考核,当时被列入批评与教育统计人员为10人次,处罚2 人,亮黄牌2 人,免职
调离2 人。在1999年统计考核评比中,优秀为6 人,合格为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