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五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86年以来,农场党委组织全场干部反复学习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党在社会主义时期主要任务的高
度,认清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场队两级分别成立了精神
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且每年随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组成人员。
当时精神文明建设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党政工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协力同心,全场精
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0年绥化农场管理局进行全局精神文明检查评比,农场排名
第一。
1991年,为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各部门通力抓好精神文明建
设工作。农场成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党委书记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农场党
委宣传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农场党委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精神,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方针,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
题活动,开展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推动企业文化、生产生活环境和职
工思想道德的进步与发展,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速度。
1995~2000年,随着农场经济状况的逐年好转,农场精神文明建设更加重视理论学习和习
惯养成教育。1997年党委中心理论组以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中心,由党委书记姜立夫主讲,
深入浅出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战略中的地位、指导思想、方针及
奋斗目标辅导教育。同年,在全场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举办精神文明宣传月,提出倡
导“三文明”,做到“六个不”,争做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花园式单位。1998年起,农场党委
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对各党支部的目标管理,与生产队主要领导的奖金、工资和评选先进挂钩,
调动了基层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农场党委每年召开精神文明建设专题例会两次以上,
半年组织一次全场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评比。每次检查由场领导带队,逐项检查,对先进单
位表彰奖励,对后进单位指出问题限期改正,以此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2000年又开
展文明窗口、典型示范、民心工程争优创先活动。在加强“软件”建设的同时,农场逐渐将重
点转移到“硬件”建设上来,6 年间累计投入精神文明建设资金达970 余万元。其中投入环境
建设资金达370 多万元,投入文化设施建设资金600 多万元建成文化活动中心、中学校园等工
程。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和富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农场的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相
得益彰。职工群众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环境净化、绿化、香化、美化水平明显增强,企业文
化繁荣、发展,职工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创优质服务和优良秩序的文明窗口服务承
诺活动使行业风气有了明显改观,创建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的“三文明”活动收到
了明显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