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序言

序言






奋勇前进,再立新功

国营铁力农场组建初期,是一个军民结合劳武结合,从战斗队过渡到生产队的战斗集体;
在肩负着屯垦戍边,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荣任务中,经历了三十年艰苦创业、英勇奋斗,现
在已经成为祖国北部边陲地区国营农场群里面,农、工、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
商、学、兵五位一体,综合经营管理的新型机械化农场。

铁力农场史,首先是一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史。农场成员中主体骨干力量,是经过战火考验锻炼过的解放军,
一个步兵团队;全国解放后,他们想的不是解甲归乡,而是听从党和祖国召唤,奉命集体转业,
开赴北大荒执行屯垦戍边任务;随着形势任务发展需要,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六年的二十多
年,先后五次变革管理体制和隶居关系,他们都是遵照上级党委和政府决定,急人民之所急,
想人民之所想,始终保持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大无畏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优
良传统;至今许多官兵都是在献青春建设边疆中,从英俊青年到两鬓斑自,仍在从事建设祖国
四化大业,一些同志已献出宝贵生命;这些忠于党的事业的革命战士,都是应当受到人民尊敬
和爱戴的一代英雄风流人物。

铁力农场史,又是一部艰苦创业史,建场初期,广大官兵和职工,同心协力,百折不挠地,
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战严冬斗酷署,无住房、缺设备、少经验,他们发扬" 南泥湾" 精神,
开垦种地、营建场房、修路建桥、架设电线、饲养畜禽、兴办工副业、发展生产;苦干实干三
十年,如今已建成拥有耕地近二十万亩、人口万名、职工四千、耕作运输机械化、场房数十万
平方米、五谷齐全、六畜皆有,农场财政转亏为盈,连年向国家做贡献的社会主义综合经营型
农业企业,在当地农业生产中起着骨干示范作用;这是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的功绩,
是全体职工干部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

铁力农场史,还是一都经历过许多坎坷历程史,他们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曾受到长期“左
倾”错误路线影响,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错抓右派,又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尤其是史无
前例的十年浩劫,优秀干部、职工,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蒙受不白之冤,曾一度造成人心
涣散,生产力遭到破坏。在那乌云遮日的年代,农场职工要生存,要生活,他们沿着党的正确
路线,奋发图强。不搞停产闹革命,继续坚持开荒抓生产。在粉碎了四人邦全国喜洋洋的欢庆
声中,迎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九八○年坚定不移贯彻执行“ 调整、改革、整顿、提
高” 八字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农场的生产
建设又大上,开创了生产、建设、盈利,兰超历史的新局面。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今年全国六届四次人大会议提出实施“七五”
计划,这个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
时期,我们必须继续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
放的基本方针,以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扎实稳妥的步骤,促使农场走上充满生机和活动,富有
效率和效益的良性循坏轨道,为祖国四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团结奋斗、再展宏图、奋勇前进、
再立新功。

董 彬

一九八六月六月十五日





铁力农场场史编写成功,是我场广大职工干部的一件大喜事。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一直受到总局、管局领导和史志办同志的关怀,得到一些老同志的帮
助。所以,在场党委领导和场史办同志的积极努力下,这部场史才较快的编写完成。借此机会
向所有给予我们帮助的同志表示谢意。

建场三十一年,我同这里的广大职工、干部共同战斗,生活了十六个年头,渡过了艰难的
岁月,为农场将来的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铁力农场原为农建:二师四团所建,他们转业初到铁力地区时,是头顶青天。脚踏草原,
冒狂风、战严寒开荒建场。为农场的建设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铁力农场场史,记述了铁力农场建场三十一年来的自然变化,政治经济形态、文化教育、
人员变动……它将为保存史料,推动生产、治理企业、繁荣经济等等,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场三十一年来,铁力农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某种原因,也遭到了几次挫折,
特别是十年浩劫,使生产和建设处于长期亏损和停滞状态。粉碎四人帮以后,农场建设才得到
较快的发展。从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四年,九年盈利,恢复了生机。

铁力农场场史,在编写中虽然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由于资料不
全和编写人员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和片面性,请提出批评意见。

齐 秉 政


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