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人口

第七章 人口、民族及生活

第一节 人口



农场是由转业官兵,县营农场职工、关里流人人员及京、津、沪、杭,哈,佳六个城市下
乡知识青年及本场职工子女就业五部分人员组成,山东,江苏人最多,其它省市也有。八二年
人口普查,全场总人口9,381 名,共2,177 户,男4,748 名,女4,633 名,其中干部
507 名(含以工代干104 名)工人3,338 名,家属5,536 名。

八一年出生115 名,死亡47名,自然增长率0.76%,八二年出生123 名,死亡51名,自然
增长率0.795 %。

农场人口年令构成,和历年人口增长变化如下表:

   农场人口年令构成表
(八三年六月末统计表)


农场人口历年增长变化表



农场人口分布表
















农场职工人数自建场以来,出现过三次猛增,三次猛减,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九五七
年到一九五八年,由于输送了大批干部和技工。职工人数由2,454 名,减到2,012 名。五
九年一六○年两年职工猛增到2,895 名,是农场盲目流入了关里人员。六二年农场清理了部
分流人工人,职工减到2,017 名。六九年,京、沪、津、杭、哈、佳六个城市的知识青年接
连来到农场,累计四千余名,农场职工增到5,823 名,从七六年以后,下乡知识青年绝大部
分返回城市,由于职工毕业子女大批就业,农场职工仍然在四千名以上,现在农场职工,青年
成分大量增加,占62.5%。农场人口的文化程度,计大学毕业生50名,中专毕业生111 名,高
中1478名,初中2778名,小学2,665 名,文盲半文盲 1,484 名(其中12周岁以上的1,301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