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业技术改革
第五节 农业技术改革
农场从一九七四年以后,农业生产上升幅度很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实行了各项农
业技术措施。一、良种是农业增产基础,花钱少,见效快。农场玉米种,前期一直采用农家种,
产量很低。一九七二年调入“黑育七九”双交玉米种,“嫩育一号”、“北育五号”单交玉米
种,增产30%。一九七二年调入小麦优良品种“克丰”,“克坚”、“克刚”。一九七四年又
调入“克丰一号”、“克丰二号”、“克丰三号”,提高产量15—20%。
二、一九七四年,大豆缩垄增行。把宽70厘米的垄改为55厘米,增加了株数,发挥群体增
产的优势,合理利用了土地。
三、一九七五年以后,在明确作物种植比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分析多方面的综合因
素,建立建全了以大豆为主体的轮耕轮作,施肥三位一体的合理耕作制度。即:
1 、轮作:小麦——小麦或杂粮——大豆
2 、轮耕:浅耕——深耕或深松——耙
3 、施肥;种肥——种肥或有机肥——种肥
四、化学灭草。一九六四年,小麦开始大面积用2.4D—丁脂,防除阔叶性杂草,灭草率达
到95%。一九七九年开始,使用“杀草安”、“拉索”、“氟乐灵”,进行大田苗带灭草,只
要使用达到技术措施要求,灭草效果很好。同年采用微肥、微量元素,用于大豆苗期,使大豆
根强、苗壮,提高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