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油加工 一九五五年,王杨分场设有小型磨粉机1 台,粉玉米机1 台,型号太小,机械陈旧,日加
工能力几百斤,仅能供应300 余人的食粮。一九五八年成立农场办事处时,王杨粮米加工扩建,
望山、欧根两个农场也安装了粮食加工设备,因加工能力不足,有的连队用马拉石磨磨面。一
九六九年,兵团在十四道岗种子库安装1 台面粉机,担负北片的口粮加工,这样分散加工不但
成本高浪费大,而且不宜于粮食统一管理。一九七二年兵团决定,扩建三站粮油加工点,全场
粮油归三站加工,加工厂厂长霍学义,指导员张艳红,会计李维尊,归商业股统一调拨粮油。
一九七二年六月,北山新建粮油酒加工厂1 处,更换了新设备。一九七三年加工厂迁到北山。
一九七六年增建面粉大楼一座,重新更换了大型磨面机。加工厂扩大了生产任务,除加工粮米
油酒以外,还增添了挂面、糕点等业务,并大量对外加工,一九七九年李学敏任厂长、陆尚义、
吴继红先后任政指。经营管理大有起色,生产建设初具规模。
主要设备如下:
1 、厂房:面粉车间1,085 平方米,榨油车间600 平方米,制酒车间636平方米。
2 、办公室252 平方米,住宅2,480 平方米。
3 、机械设备:制粉机17台,其中:125 型7 台,800 型3 台,150 型6 台,65型1 台。
刷面机1 台,刷麦机1 台,清粮机1 台,油榨机24台,制酒设备1 套。日加工面粉40吨,豆油
1 吨,白酒500 —1,000 斤。由于粮油价格倒挂,粮油加工是政策性亏损企业,但加工厂采
取—厂增产节约措施,对外进行加工,亏损数字逐渐减少,—九八一年由亏变盈。
历年经营情况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