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科研工作概况

第二节 科研工作概况



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六年,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农场广大职工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越来
越高,各行各业都积极开展了技术革新与发明创造活动,对农场的生产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二分场的科研站,以试验田的方式,培育对比选出优良品种,再由生产队繁育推广。那时,
农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秃不齐”、大豆“龙江41号”,水稻的“国柱”、“国光”品种,都
是经过外地引进后试验站试种二年,认为适应性能强,才定为良种推广的。这些品种在早熟防
霜害方面效果显著。如小麦“秃不齐”棵矮早熟,抗0000225;[/$$p]病,晚收时不倒伏,不掉粒掉穗。大
豆“龙江41号”早熟稳产,收晚了不炸角。水稻的“国柱”、“国光”两个品种,早熟稳产、
晚收不倒伏。以上这些品种,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八年都是大面积种植,在生产条件差的情
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后因早熟品种都不高产,全部更新为中熟品种。

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八年,改革农机具180 件,各种工具85件,利用旧设备改成新设备
21件。其中显著者4 项:(一)王杨分场改革的水稻人力条播机,对应用水稻锄草机开创了道
路;(二)生产室主任孟宪玺和修理厂技术员姜其生共同研制的机引喷雾灭草器,给大面积小
麦化学灭草指出方向,很多农场来参观仿造;(三)一九五八年砖瓦厂大组长张勇研制的马拉
制瓦传动机和室内建窑干坯法,很快就推广到同行业;(四)修理厂一九五九年研制的切土豆
机、洗菜机、粉碎机,解决了农场空白,并研制成KS 07 改装胶轮拖拉机,用锯末卫生纸做机
油过滤器。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科学种田的口号,农场讲科学、
学科学、用科学种田的风气更高,首先给科技工作者评定了技术职称。一九八一年评出各业工
程师级12名,助理工程师级69名,会计员、统计员、技术员、教师、医士、护士等级的职称114
名。在科委的领导下形成一支科学队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不少成果。如采用引进良
种、缩垄增行、大田作物化学灭草,耙茬深松、增施化肥等。这些农业技术措施都是通过科研
队伍制订出来的、应用科学推动了农业生产逐年发展提高。

一九七二年,生产科技术员石成喜,经过多次试验首次使用“杀草安”大面积灭草获得成
功,受到国家科委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