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吕树堂创业事迹
第四节 吕树堂创业事迹
吕树堂同志,原籍山东省东平县吕家楼庄。一九四二年来铁力镇定居。一九四六年参加革
命,一九五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七三年因病离休,现年七十三岁。一九五四年调任铁力
机械农场,工作颇有成效,择其中两件事记述如下:
赶着自家猪上任当队长
一九五五年农场兴办养猪事业,吕树堂同志分配二站创建畜牧队,这时畜牧队除去两栋旧
房其余什么也没有,临时和农民买了十多头母猪,因本地品种体形小,增重慢,没有发展价值。
他们请示领导批准,派人从哈尔滨购进两头哈白种猪,连同运费花了一千余元。老吕见花钱太
多非常心痛,尤其种猪运回两天死了一头,病了二头,看到这种情况,吕树堂更是心神不安。
他想:“我是畜牧队长,花了钱养不起猪来,还算什么畜牧队长?”晚上特意返回家中,和他
爱人商量;把自家养的猪献给队里。
原来,他爱人辛勤劳动,从一九五二年便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养猪卖给国家。被评为县级
养猪模范。优先卖给他两头哈白猪。到一九五五年,家中有两头母猪,一头公猪,猪种优良,
人人争购,听到丈夫发展养猪遇上困难,二话没说挑了一头八百斤重的母猪,一头六百斤的公
猪,十四头三十斤重的小猪,分文不要地献给了农场。(许生同志赶马车送到二站)。畜牧队
的饲养人员看到队长的高尚品德,人人感动,由于管理合理,饲养精心,养猪事业发展很快。
到一九五六年末,二年时间这个队的猪发展到千头队,给全场养猪业的铺开打了一个较好的基
础。
用自家的园子,给农场换回群众地
一九五六年,农场为了发展种菜,养猪、养鸡等多种经营,在北山筹建第六生产队,吕树
堂调任六队队长。养鸡场设于现在场部机关院内,当时院内的土地,被六户农民占去种菜,多
年无人过问,为了养鸡必须要回,老吕每天作工作动员他们搬走,有五户同意了,有一户姓李
的多年靠这块地种菜糊口,多次动员,坚决不走,软的不听,硬的不行,撒手不收又无法养鸡,
老吕对此大伤脑筋,老是放心不下,他全面地作了考虑,只有用铁力镇自己家庭的菜园子和他
换可能行,结果一谈,果然成功。
原来,吕树堂在铁力镇是一无所有,到土改时分得一处草房,房前屋后有一亩多园田地,
他爱人种菜,每年收益不小,这时老吕想:“这亩地是家庭的主要收入,又是爱人的命根子,
我用它给公家换地,爱人能同意吗?”不料,他的爱人通情达理,对待国家是一个热心肠,她
为帮助丈夫成就一番事业,割爱相让,欣然允许。院中土地收回以后,不但当时完备了鸡场需
要,到现在,这块土地上,场部建立了高楼大厦,形成了农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老
吕用自己菜园子给国家换地的事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