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团的活动

第四节 团的活动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主要是配合农场中心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开展一些有影响、有意义
的工作,为农场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50年至1966年,团组织在各单位普遍组织了文娱宣传队,开展小型文艺活动,演出内容多
数是反映生活生产领域或颂扬先进人物,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
  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各基层团组织组织了“青年突击队”、“青年机车组”,
以“争红旗、当标兵”为口号的生产劳动竞赛,全场有14名团员、青年被授予“青年标兵”称
号,44名团员、青年被授予“跃进红旗手”。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开展了增产节约活动,在青年团组织带领下种活动田、拣粮、拣废铁卖,
增加收入,补充团的活动经费。1960年至1963年,各支部利用业余时间共种活动田116亩,创收3 300
元。共拣粮21 280公斤,废铁3 100公斤,绳头1 201公斤。
  1962年在“学雷锋”活动中,团组织带领青年、团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身体有病的职工上
山打烧柴,修房子,还为独身职工拆洗被褥,给食堂担水,洗碗等等,涌现出大批好人好事。
  1964年至1966年,团组织开展了请“三老”(老党员、老职工、老贫农)、讲“三史”(党史、
场史、阶段斗争史)活动,还组织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重点学习“老三篇”。从而提高了
广大青年的政治觉悟。
  1967年至1971年,因受“左”的路线影响,“革命大批判”取代了团的一切活动。
  1972年至1976年,为适应当时的形势,各基层组织都成立了“政治夜校”建立了“理论学习
小组”,学习的内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和“儒法斗争史”。
  1977年至1980年,主要是开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揭批“四人帮”活动。
  1981年以后,随着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的开展,青年团重点组织了发
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年中提倡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
组织青年植树造林,采集花种,美化环境。
  在创办家庭农场过程中,组织广大团员投身到改革中来,起带头骨干作用。